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沈佺期集

沈佺期集

诗集。唐沈佺期撰。沈集原为十卷,早佚。今存世者有七卷、四卷、三卷或二卷本,皆明人掇拾所为。明《天一阁书目》著录有《沈佺期集》四卷,《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一九亦著录之。惜此本未见传世。今所存者乃为明铜活字印本,前后无序跋,分体编次。卷一赋、引、五古、七古,卷二五律,卷三五排,卷四七律、五绝、七绝。计收诗一百三十六首,赋、引三篇。与七卷本相较,分体相同,多诗三首及赋、引三篇。又此本五绝《狱中燕》仍沿袭七卷本之误,折取卷二中已收的《同狱者叹狱中无燕》五律后四句而成。可知两者当属同一系统。又,明代《沈佺期集》二卷本尚有嘉靖三十一年(1552)刊张逊业《十二家唐诗》本、万历三十一年(1603)刊许自昌《前唐十二家诗》本、万历间刊郑能《前唐十二家唐诗》重镌本、万历间汪应皋刊本以及万历十二年(1584)杨一统《唐十二名家》一卷本。后四种刊本皆祖张逊业《十二家唐诗》本。张本分体编次。卷上赋、引、五古、七古、五律,卷下五排、五绝、七绝。总计赋、引三篇,诗一百三十九首,较七卷本多诗九首,赋二篇,较明活字多诗三首。每体诗数大体相当,似皆同源。不同处有四:(1)七律置五排之前;(2)五绝仅收《寒食》一首,而无折半《狱中燕》之诗;(3)校勘弥精,凡有争议之诗,皆于诗题下注明“××集中亦有此作”数字;(4)编诗总数是明刊本中最多之本。参“沈云卿文集”、“唐沈佺期诗集”。

猜你喜欢

  • 名数

    ①名位礼数。杜甫《咏怀二首》之二:“万古一死生,胡为足名数。”②户籍。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③种类;名目。杜甫《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嘉蔬既不一,

  • 高衢

    【介绍】:晚唐诗人。曾于会昌年间作诗和三乡女子之题壁诗。《全唐诗》存诗1首。

  • 李密

    【生卒】:582—619【介绍】:字玄邃,一字法主。祖居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迁居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初以父荫仕隋,后辅杨玄感反隋,杨败,又依翟让,旋立国称魏公。后被王世充战败,归唐为光禄卿,

  • 金屋

    泛指皇后的宫室。骆宾王《帝京篇》:“桂殿嵚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参见“黄金屋”。

  • 处分

    ①处理,安排。顾况《柳宜城鹊巢歌》:“东家西家斫树枝,发遣野鹊巢何枝?相君处分留野鹊,一月生得三个儿。”②吩咐,嘱咐。白居易《过敷水》:“垂鞭欲渡罗敷水,处分鸣驺且缓驱。”

  • 为报

    请告知。杜甫《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武元衡《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权德舆《哭张十八校书》:“更忆八行前日到,含凄为报秣陵书。”

  • 仪城

    即仪州。唐属河东道。为秦上党郡地,晋改为轑阳,属乐平郡。隋开皇间置辽山县,属并州。唐武德间置辽州,后改为箕州,复改仪州。天宝间改为乐平郡,乾元时又改为仪州。领辽山、榆社、和顺、平城四县,治辽山(今山西

  • 范憕

    【介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历间在浙东幕,参预鲍防、严维等人联唱。《全唐诗》存诗2首,署名作“范灯”,疑误。

  • 李磎

    【生卒】:?—895【介绍】:唐代散文家。字景望。鄂州江夏(今属湖北)人。李沇父。大中十三年(859)进士及第。咸通十三年(872)至乾符元年(874)间,先后为宣武、河阳节度使从事。入为水部员外郎。

  • 李商隐诗选

    ①刘学锴、余恕诚选注。著者另有《李商隐诗歌集解》。该书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题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选注。1986年重版,内容较初版有很大改动,特别加强了对作品艺术表现的品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