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楚僧。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遍游五岳及南北丛林,遍访名师,初参雪峰,复问法于玄沙,后住持南岳报慈东藏,号宝闻大师。《祖堂集》、《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4首。
【介绍】:见秦系。
衰败;困乏。杜甫《石犀行》:“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见“剖符”。
《论语·子张》载:有人夸奖子贡贤于孔夫子,子贡以墙作比喻,说自己的墙仅“及肩”,而“夫子之墙数仞”,以此说明孔子道德学问高深。后以“夫子墙”为称美人的道德学问之典。钱起《寻司勋李郎中不遇》:“重花不隔
指久离家乡而刚回故乡的人。亦指饱经世事变幻的人。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
见“五斗米”。
指许询。许询有名节,喜游山水,屡被征辟,皆不就,故称。丘丹《萧山祗园寺》:“东晋许征君,西方彦上人。”参见“许询”。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八年(792)以状元与欧阳詹、李观、韩愈等同年进士及第,号龙虎榜。官至大理评事。《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赋一篇。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下》、《
辞赋。作者佚名。唐人诗文集未载。见敦煌遗书P2621。赋内五言句云:“日里赐朝阳,禽声向夜啼。上林多诗树,不借一枝栖。”显然是模仿初唐李义府诗“日里扬朝采,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由此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