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郑昈

郑昈

【生卒】:700—777

【介绍】:

唐代诗人。荥阳(今属河南)人。郑云逵父。排行二十。玄宗开元中,进士及第,释褐授郾城尉,转大理评事。天宝四载(745),任岭南经略使判官,佐彭果幕。六载(747),坐贬光化尉。移向城、北海尉。安禄山反,县民有应之者,昈率众击杀之,因擢登州司马,寻转登州长史。入为屯田员外郎、太子中允。肃宗乾元中,累迁淄、莱、沂等州刺史。后任河南副元帅判官,佐王缙。未几,除秘书少监,兼滁州刺史。大历十二年(777)卒,年七十八,赠刑部尚书。郑昈善五言诗,与著名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崔国辅等人唱和。晚年赋《思旧游诗》百首。白居易称其“名动一时”,作品多佚。《全唐诗》仅存诗一首。事迹见唐白居易《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新唐书·郑云逵传》。

【生卒】:700~777

【介绍】:

行二十,荥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累官至大理评事。天宝四载(745)为岭南经略使彭果判官,六载坐彭果犯赃贬光化尉。后移向城、北海尉。安史乱起,北海民有应之者,昈辄率众击杀之。肃宗至代宗时历任淄、莱、沂、滁四州刺史。昈有诗名,白居易《故滁州刺史荥阳郑公墓志铭》称其“尤善五言诗,与王昌龄王之涣崔国辅辈联唱迭合,名动一时。逮今著乐词播人口非一。晚赋《思旧游诗》百篇,亦传于代”。《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 冯衮

    【介绍】:行三,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郡望冀州(今属河北)。父冯定及伯父冯宿皆有文名。进士及第。大中四年(850)入仕,历任节度判官、节度副使、祠部郎中、给事中、苏州刺史等官。好纵情博饮,恣肆自得。

  • 青天白日

    ①蓝天和白日。谓天气晴朗。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②喻政治清明。王建《寄分司张郎中》:“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 韦鼎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居湖南,与廖匡图、廖凝等有交往唱和。以文藻知名于时。有《韦鼎诗》一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已佚。《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增修诗话总龟》卷四引《雅言杂录》

  • 道慈

    【介绍】:俗姓额田,日本漆下郡人。少即出家。长安元年(701)入唐求学,学三论宗。开元六年(718)回国,封僧纲律师。晚年受命仿长安西明寺造大安寺。《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道镜

    【介绍】:唐代僧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与太宗、高宗时高僧善导同时,二人合撰《念佛镜》一卷。《全唐诗补编》从中录出二人合撰之诗偈二十二首。事迹参“善导”。

  • 太公望

    即姜太公。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相传吕尚年老穷困,钓于渭滨。周文王出猎遇之,与之语,大悦,说:“吾太公望子久矣。”故称太公望。见《史记·齐太公世家》。诗文中多用于喻指宰辅重臣。贾至《自蜀奉册命往朔

  • 贞白

    ①正直清白。韦应物《天长寺上方别子西有道》:“唯持贞白志,以慰心所亲。”②指南朝梁陶弘景。刘禹锡《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参见“贞白先生”。

  • 峄阳孤桐

    峄山南坡生长的梧桐。古代认为是制琴的绝好材料。《书·禹贡》:“峄阳孤桐。”孔传:“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刘禹锡《平齐行二首》之一:“貂裘代马绕东岳,峄阳孤桐削为角。”

  •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介绍】:贾岛《暮过山村》诗颔联。二句勾画出一幅落日羁旅图。出句渲染旷野荒芜而怪禽乱啼的萧瑟况味。对句勾勒夕阳欲坠之时行人步履匆匆的情景。二句措语奇崛,造境苍凉。

  • 陈琡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陈鸿子。咸通后期,佐武宁军节度使郭铨于徐州。因不满郭铨之婿,遂挈家隐居茅山,焚香习禅。乾符中,至徐州访其弟,节度使薛能请其入城,琡坚拒之。性耿介。自述撰《檀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