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光定猪年新法

光定猪年新法

西夏神宗光定二年(1212年)仿照宋朝编敕之制,纂辑的一部敕令汇编。据说因光定二年为党项族之猪年,故名。

猜你喜欢

  •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1853年9月7日(咸丰三年八月初五日)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英、法、美三国驻沪领事趁机擅改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所订的《上海租地章程》,拟订出《上海英法美租地章程》,规定租界界限

  • 西门豹治邺

    战国初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一里半)令,破除当时“河伯娶妇”的迷信,征发人民开凿十二条水渠,引漳河水以溉邺田,名闻天下,史称“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 岐阳之盟

    周成王召集诸侯举行的会盟。又称“岐阳之蒐”。《左传》昭公四年“成有岐阳之蒐”,蒐即检阅诸侯车马,岐阳即今陕西岐山南的周原。《国语·晋语》记载这次盟会的情况说,楚国作为荆蛮,被排除在盟会之外,只能帮助筹

  • 蕃汉官制度

    西夏的特殊官制。元昊建国之后,依仿辽制,在职官设置上分为蕃、汉两个系统:既仿宋制,官分文武两班,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司、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等机构,官

  • 开宝和议

    宋初与辽朝的和议。宋朝建立后,为顺利统一全国。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南征北御的策略。对辽在北部边境的武装挑衅采取敌来御之,敌去勿追的策略,以集中力量统一南方。辽内部经多年纷争变乱,也正忙于进行改革整

  • 尼布楚条约

    清康熙时中俄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议定的边界条约。中俄雅克萨战役之后,沙皇俄国不得已接受了清政府和平谈判的建议。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清朝全权代表索额图与沙俄代表戈洛文在尼布楚(今苏联西伯利亚涅尔琴

  • 十三洋行

    也叫公行、洋行、外洋行,是***战争前清政府广州海关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十三行之名是沿袭明代的旧称。清代严格实行闭关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后,广州十三行业务更加发达,但并不完全固定为十三家

  • 欧南喜起义

    元初广东农民起义。首领欧南喜,广东人,县籍不详。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九月,欧南喜在广东清远称王,署丞相、招讨等官,众号十万。所部马帅、陆帅、徐相等袭广州,兵败未遂。欧南喜走新会,与黎德所部会合

  • 周朝

    朝代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历史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以东),并在成王以后又建立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周实行分封制,并在分封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

  • 北门学士

    唐高宗时,武则天召著作郎元万顷,左史刘祎之等文学之士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等,计千余卷。为分宰相之权,又使之参决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等。唐制规定,官衙均在宫城之南。这些人不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