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北魏统一北方

北魏统一北方

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拓跋珪建北魏。之后,在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一带息众课农,发展生产, 并征服了蒙古高原上的许多游牧部落,国势渐强。登国六年,拓跋珪击灭匈奴族刘卫辰及其子直力鞮部,占领河套。登国十年,魏军大败后燕军于参合陂(今内蒙古岱海),坑杀燕兵及文武将吏四、五万人,获兵甲粮货以钜万计。次年,魏步骑四十余万大举攻燕,夺取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又东出井陉,克信阳(今河北冀县)、中山(今河北定州)、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占有河北。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国力大盛。珪子拓跋嗣即位后,于泰常元年(公元416年),夺得幽州;泰常七年,夺得青、兖二州(今山东益都、兖州);泰常八年,克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北),势及河南。嗣子拓跋焘即位后,于神䴥四年(公元431年)灭匈奴族赫连氏所建的夏国;太延二年(公元436年)灭汉人冯跋所建的北燕;太延五年灭卢水胡沮渠氏所建的北凉,统一了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的鄯善、龟兹、疏勒、焉耆、于阗、渴盘陁及东北地区的粟特、高丽、契丹等少数民族政权,都先后与魏通使贡聘。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拓跋焘出兵寿春(今安徽寿县)、钟离(今安徽凤阳东),进至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势极一时。此后,北魏与南朝的疆域,东部大体以淮河为界,惟时其南时其北而已。

猜你喜欢

  • 赵应元、谢迁抗清斗争

    清军入关之初山东人民的反抗斗争。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九月,李自成裨将赵应元领导的起义军占领青州(今山东益都),杀掉清山东巡抚王鳌永,各地义军纷起响应。顺治三年十一月,谢迁率众起义,一举攻占高苑县

  • 包银

    参见“科差”。

  • 高邮之战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元军与张士诚军在高邮进行的一次战争。至正十四年正月,张士诚在高邮建国,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九月,顺帝命中书右丞相脱脱总制诸王诸省军进讨,西域、西番亦发兵相助。出师

  • 巡阅使

    最早出现在1912年,谭人凤任长江巡阅使。此后则属于军阀割据的官职。其设置出于对大的实力派或军阀的安置,控制范围完全取决于军阀的实力,一属省区性,包括两省的有粤闽、两广、两湖、闽浙等,辖三省的如东三省

  • 甬江之战

    见“镇海之战”。

  • 大顺政权

    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建立的政权。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国号“大顺”,建元永昌,铸永昌钱,造《甲申历》。中央增设大学士及六政府尚书等官职,封权将军、制将军皆为侯爵,

  • 三饷

    明末额外增加的“辽饷”、“剿饷”、“练饷”三项赋税。自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起,明政府借口向辽东用兵,依万历六年《会计录》全国垦田七百余万顷,按亩加派“辽饷”,每亩加征银三厘五毫。第二年,又每

  • 通检推排

    金代清查民间土地资产户口以整顿赋役的措施。世宗、章宗在位期间,随着封建关系的迅速发展,大量社会财富日渐集中于地主权贵之手,同时涌现出一批所谓“新强”、“新富”。新旧地主权贵疯狂兼并土地财产,而又千方百

  • 宋平荆湖

    宋初攻灭荆南(又称南平)与湖南两个割据势力的战役。宋太祖采纳谋臣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建策,锐意统一全国。高氏统治下的荆南和周氏割据的湖南,地狭兵弱,但地处中原王朝与后蜀、南唐、南汉之间,战

  • 镇抚司

    官署名。属锦衣卫,分南北二部。南镇抚司只理“本卫刑名及军匠”,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都直接向皇帝请示报告,锦衣卫长官不得过问。镇抚司官小权重,用法严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