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召父杜母

召父杜母

西汉时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召信臣及东汉时河内汲(今河南汲县西南)人杜诗,先后为南阳郡太守, 为民兴利,务在富民,人称为“召父杜母”。召信臣躬耕劝农, 利用水泉,开通沟渎,修筑堤闸数十处,灌田三万余顷,并订均水公约,以防纠纷。嫁娶送终,提倡节俭。力禁府县官吏子弟为非作恶。郡中大治。人们尽力耕作,户口倍增,社会安定。吏民称为“召父” 杜诗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除暴虐立威,善于计略,省减民役。制作推广水排(水力鼓风机) ,铸造农器,用力少而见效大,甚便百姓。修治陂池,广拓田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阳称颂为: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召父杜母,后来变成颂扬地方长官政绩的套语。

猜你喜欢

  • 淮军

    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支封建地主武装。1853年(咸丰三年)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奉命在安徽帮助工部侍郎吕贤基办理团练,后被太平军击败入曾国藩幕府。1861年(咸丰十一年)在曾国藩支持下,在淮南六安、合肥一带募编

  • 强学会

    清末维新派创立的第一个政治团体。1895年8月(光绪二十一年七月)由康有为首倡,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在北京正式成立。主要成员有:杨锐、沈曾植、沈曾桐、汪大燮等。公推陈炽为总负责,梁启超为书记,主

  • 东平社学

    社学原是农村中地主士绅进行封建教育的组织,清朝中期以后逐渐地变成地主士绅兴办“团练”以“御盗贼”的场所。***战争期间,社学逐渐成为组织群众进行反侵略斗争的机构。东平社学即为广州人民的抗英组织之一。18

  • 阿古柏殖民政权

    浩罕国军官阿古柏依靠英俄的支持在新疆建立的反动殖民政权。1864年(同治三年)爆发的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武装斗争被民族、宗教上层引入歧途,形成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是年夏季,割据喀什噶尔的柯尔克孜族人司迪

  • 张献忠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 自

  • 福建独立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早有革命党人从事活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福州成立同盟会支部,郑祖荫任支部长,林斯琛为总干事,积极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聚集革命力量。黄花岗起义,福建革命党人参加者甚多,之后又按

  • 乣军

    乣,音读如“札”或“察”。辽初之乣,系指北方边境俘降的各族分子(不包括汉人和渤海人),有遥辇乣、各宫分乣、各部族乣、十二行乣、群牧二乣等。或被迁居内地为皇室贵族服务,或驻守边地,或散居边境,从事畜牧生

  • 刑部

    官署名。西汉置三公曹主断狱,东汉置二千石曹掌刑法。西晋初年仿西汉,置三公尚书掌刑狱,太康年间废省。南北朝时始置都官尚书,主管京师社会秩序,兼掌刑狱。隋文帝开皇初年改为刑部,唐朝相沿不改。自隋唐起,刑部

  • 昭宣中兴

    汉昭帝、汉宣帝相继在位,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一系列政策,使汉朝危而复兴,史称“昭宣中兴”。汉武帝末年,海内虚耗,百姓流离失所,汉朝处于危机之中。汉武帝下轮台诏书,罪已更张,但不到两年便去世了。大臣

  • 舜流四凶

    传说舜摄政时期对四个敌对氏族所采取的惩罚行为。据《左传》和《史记·五帝本纪》说,这四个氏族是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沌(或称驩兜)、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或称共工)、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机(或称鲧)、缙云氏的不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