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后周

后周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51年,后汉权臣郭威灭后汉而建立的王朝。郭威出身贫寒,后应募从军,先后随石敬瑭、刘知远征战,屡建功绩,官至后汉枢密使、邺都(今河北大名)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后汉末年,吏治败坏,将相之间互相倾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底,隐帝刘承祐一日之间即翦除权臣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三人,尽灭其族,又密遣使臣赴邺都,欲杀禁军大将王殷和郭威。郭威等被迫起兵反叛,率军南下,攻克开封,隐帝为乱军所杀。郭威请李太后(后汉高祖刘知远妻)临朝听政,议立刘知远之侄、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后郭威诓称契丹南侵,遂受命率禁军北上抵御。军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将士哗变,拥郭威为帝,返回汴京。刘赟行至宋州(今河南商丘),被杀。次年(公元951年)正月,郭威即帝位,改元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郭威即后周太祖。郭威注意革除弊政,澄清吏治,发展农业生产。其养子柴荣继位后,继续进行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改革,国力渐强。遂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西取后蜀秦(今甘肃天水)、凤(今陕西凤县)、阶(今甘肃武都)、成(今甘肃成县)四州,南收南唐长江以北十四州六十四县之地,北复契丹所占淤口、益津、瓦桥三关及莫(今河北雄县南)、瀛(今河北河间)、易(今河北易县)三州。疆域较前四代为大。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病死,年仅七岁的恭帝继位。次年,为禁军大将赵匡胤取代。后周亡。历三帝,十年。

猜你喜欢

  • 高平之战

    五代时后周击败北汉、契丹联合入侵的一次重要战役。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二月,北汉主刘崇联合辽军,共四万余人,乘后周太祖郭威刚死、世宗柴荣新立之机,南侵潞州(今山西上党)。柴荣力排众议,亲统大军出泽州

  • 东汉清议

    东汉末年,官僚士大夫中形成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清议的范围很广,上至公卿,下至士人都在被议之列。对于士人的褒贬,可左右乡闾舆论,从而影响到乡举里选,关系到士人仕途官禄的兴衰。因此士人相率用让

  •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由于实行专利和暴虐,被国人驱逐,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诸侯奉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号共和元年。一说由召公、周公临时共管朝政,号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之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

  • 北宋

    宋朝之前段。参见“宋朝”。

  • 摊丁入亩

    清代的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将部分丁银摊入田粮征收。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人丁数为准,固定税额,以后“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负担

  • 弘光政权

    南明福王政权。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五月,马士英等人拥立逃来南京的福王朱由崧为帝,建元弘光。用史可法、马士英为内阁大学士,但马士英一伙很快就把史可法排挤出南京,督师扬州,硬把阉党阮大钺拉入内阁。

  • 火牛阵

    战国时齐将田单进攻燕军时采用的战术。燕将乐毅攻下齐七十余城,唯独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二城未取。莒人拥立齐湣王的太子为齐襄王,以保莒城。即墨齐军推田单为将军,坚守城池。周赧王三十六年

  • 云岗石窟

    我国著名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武周山,亦称云岗。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约自和平元年(公元460年)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现存洞窟五十三。其中主洞二十一,造像五万一千余尊。其中昙曜五洞开凿最早,有

  • 辛丑条约

    亦称“辛丑议定书”、“辛丑各国和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农历为辛丑年,故名。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各国交涉。1

  • 魏(李密)

    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建立的政权。参见“瓦岗军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