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商都五迁

商都五迁

商朝前期自仲丁至盘庚时期,曾五次迁都:仲丁由毫迁隞(一作嚣,今河南荥阳东北),河亶甲由隞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又迁于邢(一作耿,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最后盘庚由奄迁于蒙,号之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关于商都屡迁的原因,学术界反复进行过探讨,有水患说、游牧说、游农说、去奢行简说、军事需要说、政治需要说,等等。由于史料证据缺乏,这些说法都近于推测。

猜你喜欢

  • 西征之役

    五代时后周在统一战争中,攻取后蜀秦(今甘肃天水)、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凤(今陕西凤县)四州的战役。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后周世宗柴荣命凤翔节度使王景、宣徽南院使向训率军西征伐蜀。周

  • 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

    见“蒲安臣条约”。

  • 津浦铁路借款合同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攫得津镇铁路修筑权的英、德两国强迫清政府订立《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合同规定津镇铁路分为南北两段。德国承办天津至山东峄县段,英国承办峄县至江苏镇江段。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 蔡伦造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起源于西汉时期,但由于质量差,不能完全取代简帛的书写地位。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任尚方令。他在西汉造纸术的基础上,集中前人及当时造纸的经验,利用树皮、麻头、破旧布、旧渔网等作原料

  • 剌钵制

    金初承袭辽“纳钵”制度,皇帝外出游猎称“刺钵”,或亦建行在,称行宫。熙宗在混同江及临潢好水川(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附近),撒里乃(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西北),海陵王在中都西南大房山、良乡(均在今北

  • 贞祐和议

    金宣宗时与蒙古达成的一次和议。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七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南下,掳掠华北广大地区,再次进逼中都(今北京)。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八月,权右副元帅胡沙虎发动政变,卫绍王被杀。胡

  • 梁国民溃

    春秋时期梁国(嬴姓,在今陕西韩城南)民众反抗奴役而散逃的事件。梁国的国君喜欢大兴土木,屡次筑城,却又不去居住。民众疲弊得不能忍受,梁国统治者则以“某某敌人将要到来”的诳语驱使人们继续服劳役。公元前64

  • 始皇帝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称王。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他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命令大臣们“其议帝号”。大臣王绾、李斯等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

  • 刘黑闼起事

    唐初河北义军余部起兵反唐事件。刘黑闼与窦建德少相友善,隋末从郝孝德入瓦岗军。瓦岗军败,为王世充所俘,后逃归窦建德,为河北义军主将之一。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擒杀窦建德,占领河北。唐官虐待义军余部

  • 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在王莽代汉称帝二十年后,复兴汉室,史称光武中兴。刘秀称帝建汉后,逐步镇压农民起义军,扫平割据势力,统一了天下。他废除王莽苛政,取悦民心,平冤免罪,约法省刑,稳定社会秩序;广罗人才,封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