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武举

武举

科举制中的武科。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春正月,初设武举。武举以七等阅其人;一为射长垛,试射长垛三十发不出第三院为入选,入中院为上,入次院为次上,入外院为次。二为骑射,发而并中为上,或中或不中为次上,总不中为次。三为马枪,三板四板为上,二板为次上,一板及不中为次。四为步射,射草人中者为次上,虽中而不法,虽发而不中为次。五为材貌,以身长六尺以上者为上,以下为次。六为言语,有神采堪统领者为次上, 无者为次。七为举重,率以五次以上为第。七项皆试,取其高第。以后逐渐发展成与一般文士考试相对称的体系,从童生、生员到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称均相同,只加“武”字以别之。清代武生员考试亦归学政主持,武举人以上则由督抚或特派大臣为考官。考科为内外二场。外场考武功,内场仍考文辞,但后来逐渐置而不考。中武举者任命为军事官员。

猜你喜欢

  • 乌龙会

    明末清初江南农民组织。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大顺军推翻明王朝的消息传到江苏后,嘉定、太仓、青浦,上海、宝山等县的奴仆纷纷组织乌龙会,以顾慎卿、吕茂成、陈瑶甫为首,向地主索取卖身契,要求人身自

  • 都元帅府

    金朝太宗至海陵王时中央最高统军机构。金朝初以谙班勃极烈为内外诸军都统。后以军队扩大,战事日繁,急需对各路金军集中指挥,以便协同作战。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金兵大举攻宋,遂在中央设都元帅府,置都元

  • 潼关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正大七年(公元1130年)十一月,蒙古军为从关中入河南, 曾进攻潼关(今陕西潼关东)不克,退兵。正大八年正月,蒙古军突破小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境),进入河南,攻占卢氏(今河南卢氏)、

  • 晋骊姬之乱

    春秋初,晋献公伐骊戎(在今陕西骊山),夺得骊戎女子骊姬而归。不久,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被立为夫人,生子奚齐。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骊姬怂恿献公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安置在国都以外,然后又进谗言

  • 王朗称帝

    王莽代汉称帝后,起兵反莽者多以汉后刘氏为号。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王朗(又名王昌)自称是汉成帝子刘子舆,图谋大计。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二月,西汉宗室刘林、赵国豪强李育等,率车骑数百。晨入邯郸城,

  • 大齐

    唐末黄巢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黄巢率军攻克长安, 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定都长安。大齐政权依唐旧制,中央设太尉及中书、门下、尚书等三省长官,以总朝政。又设军容使、枢

  • 纵横家

    战国时期,策谋之士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关于“纵横”的解释, 《韩非子·五蠹》篇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

  • 安东都护府

    唐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唐初,太宗、高宗派兵数次东征高丽。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军克平壤(今朝鲜平壤),灭高丽,遂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统高丽、靺鞨诸部族府州,辖境西起辽水,南及朝鲜半

  • 隋末官僚割据

    隋末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隋朝的反动统治。隋亡前夕,为抢夺农民胜利果实,一些隋朝官僚、地主豪强乘机起兵,各霸一方,称王称帝,出现了官僚割据的局面。主要割据者有: (1)隋虎贲郎将罗艺,据涿郡(今北京)、

  • 鸿沟为界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相约, 以鸿沟(自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南至淮阳入颖水)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参见“楚汉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