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沙俄侵占帕米尔

沙俄侵占帕米尔

帕米尔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位于新疆西南部,号称“世界屋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沙俄派兵侵占了我国帕米尔地区的北部边沿。1883年6——10月(光绪九年五月至九月),沙俄利用中俄《改订条约》中的规定,强迫清政府商议、勘定“费尔干省与喀什噶尔西边交界地方”的边界,从别迭里山口起到乌孜别里山口止,逐段设置界牌。1884年6月(清光绪十年五月),签订《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沙俄通过这次“勘界”和签订条约,不仅割占了我国喀什噶尔西北部的大片领土,而且在帕米尔地区,进一步割占了和什库珠克帕米尔。《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第三条中规定,从乌孜别里山口起, “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作为以后中俄在帕米尔地区标定边界的走向。这是中俄关于勘分帕米尔未定界地区的唯一条约。按照这项规定,除了“一直往南”走向线以东的郎库里帕米尔、小帕米尔、塔克敦巴什帕米尔等仍然留在我国境内以外, “转向西南”走向线以西的萨雷兹帕米尔的大部分和阿尔楚尔帕米尔的西北角,都被圈进俄国的版图。两条走向线之间的三角地带成了待议地区。这块地区本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在具体商议勘分以前,我国在这里继续行使自己的主权,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沙俄既然已经把勘界的大致走向强加给了清政府,就为它将来抢夺这块地区提供了一个新的借口。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沙俄又违背《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的规定,派兵强占了萨雷阔勒岭以西两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当时双方军队沿岭对峙。沙俄主张以萨雷阔勒岭为中俄双方的边界线,妄图把这一军事占领线当作合法边界线。清政府当即予以驳斥,坚持要求沙俄遵守“界约”。但沙俄无理狡辩,蛮横拒绝。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俄双方换文,清政府被迫同意沙俄政府的建议:暂时保持双方军队各自的位置,直到帕米尔问题最终解决为止。同时,清政府作了明确的保留,声明: “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由中国军队所占领以外的帕米尔领土的权利。它认为应保持此项以1884年(光绪十年)界约为根据的权利,直到达成一个满意的谅解为止”。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沙俄背信弃义,竟然背着清朝政府,与英国侵略者私自瓜分了中国的萨雷阔勒岭以西的帕米尔。

猜你喜欢

  • 赤壁之战

    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曹操统一北方后,为统一全国,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率军南下,直指荆州(治今湖北襄阳),刘琮降。曹军于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打败刘备后,遂占领荆州江北

  • 西北回民起义

    即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回民反清武装斗争。1862年5月(同治元年四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率部进逼西安, “往结回众”,陕西渭南回民群众纷起响应。回民军以渭南仓渡镇、同州(今大荔)王阁村

  • 东汉三绝三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西域诸国与汉朝的密切联系。王莽倒行逆施,致使西域与汉关系中断。匈奴乘虚而入,奴役西域。光武帝刘秀时,因忙于平定割据,无暇外顾,匈奴趁机控制西域,侵扰河西。汉明帝决定击匈奴通西域。永

  • 租庸调法

    唐代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赋役制度,包括田租、力庸和户调三项,故简称租庸调法。征收的原则为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其法初颁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武德七年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具体

  • 群治学社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08年12月13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杨王鹏、黄申芗、钟琦等将湖北军队同盟会改组为群治学社,钟琦任社长,以“研究学问,提倡自治”为名,继续在新军中进行

  • 明朝

    朝代名。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八月,朱元璋北伐军进占大都(今北京),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同年正月,朱元璋改元洪武,定国号为明,都南京。朱元璋即明太祖。永乐十九年(公元

  • 都察院

    官署名。明初,监察机关沿用唐宋旧制,中央设御史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扩大监察机构,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其地位和职权,都有进一步提高。朱元璋整肃吏治,对官吏的监督主要依靠都察院。都察院设左、右

  • 南衙北司之争

    唐代后期外廷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的冲突斗争。唐朝官署在皇城,宦官机构在宫城,皇城在南,宫城在北,故朝官官署称南衙,宦官机构称北司。唐初,宦官人少位卑,无权过问朝政大事。玄宗开元、天宝之际,宦官势力大

  • 大运河

    我国古代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之称,始于宋代,元、明以后渐成通称。唐朝以前则将运河称为沟、渠、漕渠、漕河、运渠等。但一般所称的“大运河”,则特指隋炀帝时修建的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

  • 耶律章奴政变

    辽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辽末政治腐败,屡败于女真军,引起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天祚帝亲率大军讨伐阿骨打,接战不久,辽军败溃,失陷辽阳(今辽宁辽阳)等五十四个州府。御营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