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玄奘取经

玄奘取经

唐初, 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玄奘(姓陈)为学习和研究佛学经典,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启程西行,去天竺(今印度)游学,途经今新疆及中亚各国,饱经风霜,历尽艰险,最后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他游学十九年,走遍五天竺,遍游各名寺,从高僧求学。在印度期间,主要在当时的佛教学术中心那烂陀寺(今印度伽雅城西北),从戒贤学习。由于学习刻苦,成绩卓越,在印度获有很高声誉和地位,印度各邦主争聘他讲法。贞观十九年,他回到长安,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在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二十年间共译出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还和他的弟子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记录了中亚、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物产、传说等,是一部宝贵的历史文献。

猜你喜欢

  • 借荆州

    刘备向孙权求借荆州(治今湖北襄阳)事件。赤壁之战以后,荆州牧刘琦病死,刘备自领荆州牧,据有荆州江南四郡之地。为扩充势力范围,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往东吴,娶孙权妹为妻,并求借荆州治下的南郡(治

  • 北征乌桓

    曹操进攻袁绍残余势力和乌桓贵族蹋顿单于的战争。官渡战后,袁绍病死。曹操利用袁绍外甥、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高干的力量,赶走袁尚、袁熙。袁氏兄弟逃奔辽西郡(治今辽宁义县西),投靠乌桓贵族蹋顿单于。

  • 汴州之役

    唐末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击败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的决定性战役。黄巢起义失败后,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蔡州)在中原诸藩中兵力最强,成为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汴州)的劲敌。朱全忠便联合忠武军节度使赵犨(陈州)、天

  • 更役

    汉代各种劳役的统称,因各种劳役皆由成年男子 (称为“卒”)更迭为之而名。汉制,服役年限自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月,称为“卒更” (或“更卒”);此外,每人一生还须服二年兵役,一

  • 六出祁山

    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六次战役。诸葛亮平定南中(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一带)叛乱后,与孙权重新结盟,开始北伐曹魏,图谋中原。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兵从汉中(今陕西汉中东)出发,经祁山(今甘肃西

  • 澶渊之盟

    景德元年十二月(公元1005年)1月,宋辽于澶州战役中成立的一项不平等和议。和议规定:宋帝与辽帝以兄弟相称,宋帝尊辽肖太后为婶母;宋每年向辽输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沿边各守疆界,不得增修城堡、改

  • 金奔巴制

    西藏旧俗达赖、班禅等的传位制度。“奔巴”藏语意为“瓶”, “金奔巴”即“金瓶”。西藏旧俗,达赖、班禅及其他呼图克图(活佛)死后,被认为还要转生。他们死时出生的男性婴儿,即被认为是由他们转生的,要找来继

  • 惠州七女湖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春,孙中山到河内设立筹划起义的总机关,就近策动两广的革命活动,拟先据两广, 进取长江,然后北伐推翻清廷。孙中山派邓子瑜负责在惠州发动起义,原定潮、惠

  • 重元之乱

    辽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重熙三年 (公元1034年),兴宗皇弟重元以告发生母钦哀后谋反事有功,加封“皇太弟”。重熙二十四年兴宗死, 子洪基继位,是为道宗。奉重元为“皇太叔”,次年又加号“天下兵马大元

  • 李宜儿起义

    辽兴宗时南京(今北京)地区农民起义。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七月。南京东南香河县(今属河北)李宜儿,因不满契丹贵族与汉族官僚地主的残酷剥削压迫,以左道组织当地农民与其他劳动人民千余,举行起义。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