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苏报案

苏报案

清末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苏报》为湘人陈范在上海所办,因受当时爱国学潮推动逐渐倾向革命,成为爱国学社师生发表革命言论的园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夏,聘章士钊任主笔,发表了推荐邹容所著《革命军》和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鼓吹革命的文章,斥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清政府勾结上海帝国主义公共租界工部局查封了《苏报》,并逮捕章炳麟等,邹容激亍义愤自动投案,是为轰动全国的“苏报案”。租界会审公廨开庭审理此案,清政府自甘下贱,竟作为原告一方向会审公廨控告章、邹“心怀叵测,谋为不轨”,在帝国主义租界里同普通百姓诉讼,更激起人民的义愤与卑视。章炳麟、邹容在会审公廨上继续宣传革命,坚持斗争,毫不屈服。清政府要求将章、邹二人“引渡”到南京加以杀害,迫于社会舆论,租界不敢答应,最后由会审公廨判处章炳麟监禁三年,邹容两年, “到案之日起算,期满逐出租界”。章、邹在狱中坚贞不屈,顽强斗争,曾以绝食抗议蛮横的虐待凌辱。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邹容在刑满前病死狱中;次年章炳麟刑满出狱后,立即被同盟会特派代表迎往日本。“苏报案”扩大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也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猜你喜欢

  • 满家洞人民抗清斗争

    清军入关之初,鲁西南地区的反抗斗争。鲁西南嘉祥县满家洞“界连四县,穴有千余,周回二三百里”,形势十分险要。以宫文彩为首的满家洞起义军,在明末农民战争中就曾高举闯王义旗,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英勇斗争。清军

  • 北征乌桓

    曹操进攻袁绍残余势力和乌桓贵族蹋顿单于的战争。官渡战后,袁绍病死。曹操利用袁绍外甥、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高干的力量,赶走袁尚、袁熙。袁氏兄弟逃奔辽西郡(治今辽宁义县西),投靠乌桓贵族蹋顿单于。

  • 乙未广州之役

    兴中会发动的第一次反清起义。1895年2月(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孙中山立兴中会总部于香港,并与陆皓东、杨衢云等人策划于10月26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在广州发动起义,旗帜是青天白日旗,以“除暴安良”为口号,

  • 贝州之役

    五代时后晋军民抵御辽军南侵的一次著名战役。开运元年(公元944年),辽兵大举南侵,进围河北水陆要冲、军需储备重地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贝州守将吴峦有民族气节,早年曾坚守云州(今山西大同)以拒契丹。在贝

  •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

    元末北方农民大起义。因起义者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领袖韩山童,原籍栾城(今河北栾城西),其祖父因传播白莲教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领袖刘福通,颍州(今安徽阜阳)人。韩山童、刘福

  • 算学馆

    唐代在国子监下设置的数学教育机构。隋代始行科举制,在国子寺设算学, 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进行数学教育。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在国子监设算学馆, 由算学博士教习数学,学生三十人。

  • 围攻使馆

    义和团运动中攻打各国驻华使馆的事件。1900年5月下旬(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下旬)八国联军先遣队以护卫使馆为名进入北京后,各国公使就蓄意挑衅,侮辱中国官员,干涉京城警卫事宜,逼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派联军在

  • 滇粤陆路通商章程

    见“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

  • 玄鸟生商

    商族诞生的神话传说。《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是说商的始祖契为其母简狄(有娀氏之女)吞玄鸟卵而生。研究者多数认为,这个传说实际上反映了商族是由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族的一支发展而来

  • 毕昇活字版

    北宋杭州布衣、书肆刻工毕昇,于仁宗庆历(公元1041-1048年)时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用方块胶泥刻单字,以火烧之使硬。另设一铁板,均敷以松脂、蜡、纸灰合成之药。再置铁框于其上,在框中密排胶泥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