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阴山之战

阴山之战

唐灭东突厥的一次决定性战役。隋末唐初,东突厥势力日盛。贞观年间,随着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积极防御战略。当时,东突厥内部矛盾激化,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铁勒诸部相率起义于大漠之北,奚、、契丹诸部先后降唐于草原之东。唐太宗抓住这一可乘之机,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命并州都督李世绩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兵马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李道宗击突厥于灵州(今宁夏青铜峡东),首战告捷。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骁骑三千,自马邑(今山西朔县)夜袭定襄(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北),颉利可汗毫无所备,大败而逃,获隋炀帝妻肖后及孙杨政道,送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同时,李世勣兵出云中(今山西大同),破突厥于白道(今呼和浩特北)。二月,颉利可汗逃窜阴山北的铁山,尚有兵数万,伪言求和。唐派唐俭前往安抚,又命李靖迎颉利。李靖与李世绩合兵于白道,大军突袭阴山,斩突厥首级万余,俘男女十余万,获杂畜数十万。颉利可汗逃走,后被张宝相擒获,送至长安,东突厥亡。

猜你喜欢

  • 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

    中国修筑山海关内外铁路向英国借款的合同,前此中国曾以筹造中后所至新民铁路及营口支路、并归还津榆、津芦各路所欠款项为由,于1898年6月7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九日)在北京与英方草签合同,筹借英款合银一

  • 上源驿事件

    唐末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谋杀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事件。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五月,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镇压了黄巢起义军之后,回军至汴州(今河南开封),营于城外。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忌李克用强盛,剧萌谋杀之心

  • 嘉定渝盟

    宋宁宗嘉定年间金宣宗背盟攻宋事件。金宣宗继位后,以蒙古进逼和西夏侵扰, 财匮兵弱,遂迁都开封,谋攻宋以广其疆土,补偿损失。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金以督索岁币为名,违背宋金和议,分道出兵南下,攻光

  • 晏梦彪起义

    或称晏彪起义。南宋后期福建盐民起义。汀州(今福建长汀)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贫富严重不均,而政府赋役剥削残酷。又不断向人民抑配质次价高的食盐,严禁私自贩盐。当地官吏借故任意敲剥人民。理宗绍定元年(公元1

  • 王二起义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年间,陕北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而明朝政府又严催赋税,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北澄县饥民在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下,以墨涂面,冲进

  • 大齐(刘豫)

    南宋初年金朝在中原扶植的傀儡政权。史称伪齐。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军南下,宋知济南府刘豫杀守将关胜降金。建炎四年九月,被金册立为帝,国号大齐。始都北京(今河北大名),后迁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 盘庚迁殷

    商朝中期,商王盘庚为了挽救商朝的政治危机,决定再一次迁都。他选择了背靠太行山的洹水岸边的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为新都所在。但臣民不愿迁居,相率发出怨言,反对迁都。盘庚分别劝说贵族和民众,要求他们遵守先王

  • 杂家

    战国末期至西汉中期,混合各家思想、融会贯通而成一家之言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并指出该派思想“兼儒、墨,合名、法”的特点。其代表著作有《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吕氏春秋》亦称《吕览

  •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即《中法越南条款》,亦称《中法新约》或《李巴条约》。法国诱胁清政府订立的关于正式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85年6月9日(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由清政府代表李鸿章、锡珍、邓承修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

  • 西域都护府

    官署名。汉宣帝时,匈奴分裂,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西部的日逐王归汉,汉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野云沟附近),管辖西域诸国。汉朝对西域诸国册封国王,颁赐官吏印绶, 调遣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