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经读法

七经读法

不分卷。清孙乔年(详见《古文尚书证疑》)撰。本书有其子孙仝严附记,称乔年在七经方面均有著述,既释诂又论文,讲明义理,博引群儒,总计数百万字,本书只是其七经卷首读法源流纲领,全书尚待付印。书中《读周易》,认为“易学”应以朱熹《本义》为主。《读毛诗》,则屡次采取吕祖谦《家塾读诗记》,而不以《集传》为然。《读礼记》,认为《周礼》醇疵各半,《仪礼》枝叶繁琐,不太切近日用,只因《礼记》多有名言微理,因此三礼并行而《礼记》独为精粹。但《周礼》醇疵,本来就难以言说,对《仪礼》又怎能以繁琐相讥?韩愈《读仪礼》说,虽然也可说沿袭不同,无由恢复,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诚然是无所用之,但也未尝不仰慕其进退揖让之盛。这一则可以说是深知《仪礼》。乔年既然认为《礼记》是精粹,又说其文多杂录,不是出自一手,真赝相掩,瑕瑜互见,似乎有点自相矛盾。对于《檀弓》纯粹讲论文法,《论语》、《孟子》也是如此。这是制义流毒的影响。但《读春秋》论析胡传的过失,较为中肯。有道光五年天心阁刻本。

猜你喜欢

  • 君鉴

    五十卷。明景皇帝朱祁钰(1428-1457)撰。朱祁钰是宣宗次子,英宗之弟,母贤妃吴氏。英宗在位封朱祁钰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英宗亲征瓦刺,郕王奉命留守北京,八月,因土木之变,败耗传京,

  • 家政法

    一卷。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辑。《家政法》不见史书记载,惟有贾思勰《齐民要术》引用十一节,马国翰据此辑录成一卷,原书的面貌已不可见。马国翰所辑《家政法》,主要谈蔬菜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等大田作业以外的

  • 易经一谈

    无卷数。清王俶撰。王俶字善思,彭山人。其书大旨以程《传》与《本义》互相发明,不容偏废。坊本依照费、王之次序,已错乱经文。又只载有《本义》而不及《程氏易传》,注不全而解更加艰难,因此遵从朱子十二篇旧有次

  • 旧拓米襄阳三帖

    一卷。不著刻者姓名。该帖所收皆米芾之行书。其一为自书诗《赠卢平叔》,其二为《庾子山春赋》,其三为《与董德忱手简》。此三帖同出自一人之手临摹所得。米氏书法深具晋风,虽然纵放跳荡,似乎不受约束,不守规则,

  • 风雅翼

    十四卷。元刘履(?-1383)编。刘履,字坦之,浙江上虞(今绍兴)人,入明不仕,自号草泽闲民。卒于洪武十六年(1383),生年不详。《浙江通志》列《隐逸传》中。是编首为《选诗补注》八卷,取《文选》各诗

  • 诒安堂所刻书

    十种,五十三卷。清王庆勋编。王庆勋字叔彝,上海(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收著作十种,《可作集》八卷是王庆勋所辑录师友名贤之诗,每位作者都有小传,仿王渔洋《感旧集》的体例编定。《同人诗录》收王庆勋

  • 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

    四卷。明张楚叔(生卒年不详)、张旭初(生卒年不详)编选。张楚叔,名琦,号白雪斋主人,又号骚隐居士,武林(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张旭初为张楚叔之从弟,号半岭道人,又号岭樵。张楚叔藏书丰富,精通词曲,撰有《

  • 音韵问答

    一卷。清钱大昕撰。钱氏生平见“恒言录”。是编于《潜研堂文集》中摘出问答十五则,并益以《同音假借说》、《古今方音说》、《答严九能书》、《答周松蔼同年书》等,遂成一书。卷末有吴江沈懋德跋语,大略云:三十六

  • 古庵文集

    十卷。明毛宪(约1524前后在世)撰。毛宪,字式之,号古庵,江苏武进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迁给事中,时内侍擅权,国事日作,毛宪疏劾之,内外肃然,武宗储嗣未定,举朝讳不敢言,毛宪疏请不报,谢病归

  • 甲乙稗史

    十一种二卷。不著编辑者姓名。上卷收《甲申纪闻》、《燕都日记》、《孤臣纪哭》、《北事补遗》、《淮城纪事》、《嘉定乙酉纪事》、《凌义渠殉节纪略》、《扬州殉节纪略》、《史可法传附同死扬州诸公传》、《闯逆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