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楼藏书总目
四卷。清黄彭年编。黄彭年(约1810-1880),字子清,目录学家。道光进士,官至湖北布政使。在位期间廉洁奉公,重视提拔有识之士,掌教保定莲池书院。《万卷楼藏书总目》四卷,是其目录学著作之一。正、续四库、丛书综录均未收,据贩书偶记。现有清光绪间日本长泽规矩也刊本。
四卷。清黄彭年编。黄彭年(约1810-1880),字子清,目录学家。道光进士,官至湖北布政使。在位期间廉洁奉公,重视提拔有识之士,掌教保定莲池书院。《万卷楼藏书总目》四卷,是其目录学著作之一。正、续四库、丛书综录均未收,据贩书偶记。现有清光绪间日本长泽规矩也刊本。
三十卷。明胡广(详见《周易大全》)等奉敕撰。元仁宗延璠年间新定科举制度,于《春秋》采用胡安国《春秋传》,因而汪克宽作《春秋纂疏》,全以《胡传》为主,而此书则几乎全抄袭汪氏《纂疏》。朱彝尊《经义考》引吴
一卷。旧本题宋辛弃疾(1140-1207)撰。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齐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并起。有耿京者聚兵山东,辛弃疾为掌书记。耿京被害后,辛弃疾率人趋金营缚叛徒以归。乾
四十卷。明王世贞(详见《弇山堂别集》)编,前有汤显祖叙。短篇文言小说、故事集。编者在此书中广泛杂收明以前的传奇、小说、史籍和书志故事,概括为“艳”和“异”两大类型。“艳”,取“泛淫泛艳”、“美色为艳”
一百三十卷,附录一卷。清万清黎、周家楣修,李鸿章、张之洞、缪荃孙纂。李鸿章详见《畿辅通志》。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授编修,历任翰林院
一卷。明沈周等作。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世称石田先生。以诗文名世。时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为明之四家。时吴中有得元人倪瓒手稿者,因其属和成帙。首
四卷。清李光地(详见《御纂周易折中》)撰。李光地是清初著名理学家。他原有解《春秋》之书,在康熙乙酉(1705)毁于火。后来他的孙李清植掇拾烬余,纂辑成书,玄孙李维迪点勘刊行。该书发挥《春秋》经义,剖析
一卷。宋陈允平(生卒年不详,约宋末、元初时人)撰。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宋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亡后,征至元都,不受官放归。善诗词,与吴文英、翁元龙齐名。著有《西麓
十二卷。明来集之(详见《读易隅通》条)撰。此书分初编六卷、二编六卷,内容皆为采摭唐、宋、元、明诸家之说,以类相从,排纂其文,而总括立一标目,或杂引古书而论之,或先立论而以古书证之。其征摭颇为繁富,亦颇
八卷。清刘执玉选辑,沈德潜、邹一桂校。刘执玉生卒年不详,约康熙、乾隆时人。“六家”指宋琬、施闰章,赵执信、朱彝尊、查慎行、王士正。刘执玉本着“本朝人选本朝诗”之旨,选辑六家诗共一千三百一十七首,厘为八
十卷。清杨潮观(1710-1788)撰。潮观字闳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官四川泸州知州。除《左鉴》十卷外,还著有《周礼指掌》六卷、《吟风阁杂剧》四卷、《笠湖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