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涯集

东涯集

十七卷。明翁万达(1498-1552)撰。翁万达字仁夫,号东涯。广东揭阳人。明嘉靖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出任梧州知府,有政绩。擢广西副使,惩办不法土官有功,后历任四川按察使,陕西左右布政使、巡抚。嘉靖二十二年(1544),以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务。在任时,明赏罚、严防御,厚抚降人。先后兴筑大同东路(今山西阳高)至宣府西阳河(今河北洋河)边墙及大同西路、宣府东路边墙。后官至兵部尚书,旋被仇鸾所谗,降侍郎,又免官为民,既而复被起用,惜未赴任即去世。翁万达有异才,早有文名。历任要职,出入将相,经文纬武,有大臣风仪。其文谈今议古,崇论宏议,如江河之不可遏,嫉恶锄暴,迅如疾霆,出谋献策,神秘莫测。乃至奏对边事,陈说敌情,判室无误。《东涯集》撰者就其经历,对当时人或事记述甚为译实,故比集除具文学价值外,还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如明史将张经、蔡经判为两人,集文证实为-人。对当时官制如巡抚、总督关系等阐述都具参考价值。《东涯集》十七卷,辑序、碑、记、议、论说、疏、书信、传、墓表、墓志铭等文稿一百八十四篇。《东涯集》初刻本乃由翁万达老友邹山,在他逝后不久,于嘉靖乙卯年万民英编定,裒刻成集。今有民国二十七年(1938)潮阳郭泰棣据明嘉靖刻精写石印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罗氏识遗

    见《识遗》。

  • 群经补证

    十八卷。清桂文灿纂。桂文灿生平见《经学博采录》。是书无序言和凡例,共《易》有十条、《书》有十三条、《诗》有二十八条、《周礼》十三条、《仪礼》二条、《小戴记》二十四条、《春秋左传》一百四十条、《公羊传》

  • 韵字辨同

    五卷。清翁方纲钞辑。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年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累迁至内阁学士。先后典江西、湖北、顺天乡试,督广东、江西、山东学政

  • 别雅

    五卷。清吴玉搢撰。吴玉搢(1699——1774)字籍五,号山夫,晚号顿研,又号钝根。江苏山阴(今江苏淮安县)人。于仕途不遇,晚年方得贡生,授凤阳府训导。生平究心金石、文字之学。尚著《说文引经考》二卷、

  • 乐述可知

    七卷。清陈本撰。本字汝立,号筠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其好儒学,尤尚谈乐学,所撰《乐述可知》凡七卷,卷一、二为律图及附述,卷三、四为律原及附述,卷五、六、七为律吕。律图系由十二律吕配合诸图,均依据《

  • 学庸困知录

    四卷。清庄咏撰。庄咏字赓唐,山东城阳(今山东鄄城)人。官至直隶沧州知州。是书首有乾隆五十九年(1794)庄咏自序,又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李汝峤序。经文之后,首列集注,次列诸家之说,用双行小字。集

  • 皇朝藩部要略

    十八卷,附表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1751-1815年),字鹤皋,山西寿阳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四十三年(1728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累官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不久赦还。撰有《外藩蒙

  • 辨志书塾所见帖正续刻

    无卷数。清李兆洛辑。前列赵南星至朱国祯十一人,为“东林翰墨”。又缪昌期至侯歧曾十四人,附候氏书五家。自跋说,明时诸书家,随听见入石,故不能依先后次弟入石。始于道光六年(1826)春,完于十四年(183

  • 千岩和尚语录

    无数卷。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

  • 周易易解

    十卷。清沈绍勋撰。沈绍勋字竹祁,钱塘人。此书前有章太炎序,谓其治易聚诸家说解至二千种,凡所采择,上取汉儒之象数,中采宋儒之图书,下及明清诸儒之精意及古今传注。旨在打破汉宋门户之见。书中采用象数义理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