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寨县志

五寨县志

二卷。清秦雄褒纂修。秦雄褒,江苏无锡县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十三年(1748)任五寨县知县。按五寨素属屯卫,莅事者俱武弁相因,无志。清雍正三年,宁武改府,分设四县隶之,五寨居其一。该志创于乾隆十六年(1751),全书二卷,上卷分为:县治诸图,郡志考正附沿革、星野,山川附津梁,城池附疆域、村庄;下卷分为:官署,学校,田赋,武备附驿置、铺递,职官,科目附仕宦、武科,名宦,死节,孝友,节烈,祠庙附寺观,风俗附风吟。该志行文简朴,不缘事饰,如对于沿革、建置、山川、风土等目,尚能远稽近考,参其同异,核其始末。此外,词简意赅。然分类立目,尚有欠妥之处。如风吟附于风俗,甚为不妥。此志尚有嘉庆十四年(1809)朱青选增刻乾隆本和民国22年(1933)油印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十三经字辨

    八卷。清陈鹤龄(生卒年不详)撰。鹤龄字瑶宾,江苏通州(今南通)人。鹤龄初著有《五经四书字辨》,后又自为补订,以成此书。本书卷一校画,卷二至卷八校音,书末附有检字。辨画均从字典,以《说文解字》为主,而又

  • 孝慈堂书目

    不分卷。清王闻远撰。王闻远(1663-1741),字声宏,号莲泾,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酷喜藏书,此为私藏书目,分四部编排,计八十五类,其中经部十八类、史部三十三类、子部二十四类。所设类目有别于传统四

  • 六合纪事

    四卷。清国长森撰。国长森,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未详。六合居金陵之北,乃江北一巨镇。该书记载太平天国的情况,共四卷:卷一《防剿始末》、卷二《失守情节》、卷三《殉难纪略》、卷四《见闻杂志》。是研究太平天国历

  • 问辨牍

    四卷。《续问辨牍》四卷。明管志道(详见《孟义订测》条)撰。此书将其平日与人讲学之书,合为一编,书名取“问以辨之”之义。管志道之学,出于罗汝芳,原本已先乖,末流更甚。其放荡恣肆,显唱禅宗,较之泰州、龙溪

  • 重阳庵集

    一卷,附录一卷。清梅志暹编辑,俞大彰重编。梅志暹,重阳庵羽士。此编无目录,内容为:序、庵图、梅像、俞像。集:首采临安杭州各志、庵记、亭记、天医宫记、八咏诗序与事迹,引列诗十三家。附刻目次为:贞自斋赋、

  • 说文补考

    一卷,又考一卷。清戚学标撰。戚氏生平著述,见《汉学谐声》。戚氏以为大徐工篆法,小徐长引据,于古音皆未之究,故偏主会意,谬云六书之中形声最浅末,又谓鄙近传写多妄加声字。然而小徐《通释》尚多存疑,大徐任意

  • 过庭私录

    七卷,《外集》一卷。明吴鼎(约1531前后在世)撰。吴鼎,字维新,号泉亭,自号支离子,钱塘(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著有《过庭私录》。本书为其仲子吴遵

  • 重修平度州志

    二十七卷。清保忠、吴慈修,李图、王大论纂。保忠字小岩,正黄旗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平度知县。吴慈,道光年间任平度知州。李图字少白,掖县人,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有文名。保忠莅任后,见州志

  • 田融赵书

    一卷,附吴笃赵书。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载:“《赵书》十卷。注云:一曰《二石集》,记石勒事,伪燕太傅长史田融撰。”《新唐书·艺文志》称:“田融《赵石记》二十卷,又《二石记》二十卷。”《史通·正史篇

  • 扬州芍药谱

    一卷。宋王观撰。王观,字达叟,自号逐客,如皋(今江苏如皋县)人,一作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翰林学士,因宣仁太后认为其词以近猥亵,贬为江都县知县。其著作除《扬州芍药谱》外,还有词作《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