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学

仪礼学

一卷。清王聘珍(详见《周礼学》)撰。是书首先说高堂生传礼十七篇为今文,《艺文志》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学十七篇,文相似,但多出三十九篇,为古文。其次为解士冠礼,布席于门中西之阈外西面,至解聘礼既致饔,总共三十余则。按:皆注重形声训诂,如解闑曰引《郑注考工记》,执当为弋,玄谓执古文臬假借字。《尔雅》曰“在墙者谓文杙”。胡氏《正义》也对其加以引用,与是书相合。如筮人抽上解,胡氏《正义》引后汉南匈奴传丸,是书也引用之。《乡饮酒礼》乃合乐葛覃解,认为“覃”字应当依照《释文》写作“蕈”,而胡氏《正义》没有引用《诗经释文》,似乎不如是书之精(胡氏只引《仪礼释文》)。乡射礼解,认为郑贾都是假《周礼》而言,其实《周礼》是天子之乡与州,其乡大夫是卿,其州长是中大夫,若仪礼是诸侯之州,射礼诸侯之州长是士,此篇经文及以大夫射礼与士射礼参互言之。按:西周强盛时期,天子之州与诸侯之州其长品秧自然不同。若春秋末期,天子之地还不如诸侯大国之地,就以周鲁之地而论,周之地并不能远远超过鲁国,而当时诸侯大夫行礼僭逾者不可尽举。王氏之说,未免过分拘束。及主人朝服速宾,宾朝服,注今郡国行此乡射礼皮弁服解,引《续汉书礼仪志》,永平二年皇上开始率领群臣在辟雍行大射之礼。袁山松说,天子皮弁素积,舆服志大射礼于辟雍执事者冠皮弁是。汉时大射乡射都是皮弁服,以证郑注,的确很有根据。乃合乐解引韦玄,成乡人本来无乐,因而在岁时合乐以同,其意为诸侯自有乐,因此不再合乐。也很有独特见解,可以补充注疏之漏阙。寡君有不腆之酒解,认为腆、殄、典三字古义通用,可与《说文》相互参证。王氏研究训诂,功夫极深,因此,其解说大多比较恰当,确实为郑贾之功人。此书有《续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戴氏三俊集

    三卷。清戴芬、戴福谦(1808-1840)、戴莼三兄弟合著。戴芬,字骏伯,号清来,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年仅26岁而卒。著有《重荫楼诗集》。戴福谦,一名芳,字贻仲,号琴庄,道光丁

  • 群书类句

    二十七卷。宋詹光大(生卒年不详)撰。此书是一部乡塾之作,为考试之用。有蔡公亮所作的序,称赞此书凡一千五百余门,字字编珠,联联合璧。世间无书则已,有则必见于此书。无对则已,有则必萃于其类。经史之格言、文

  • 理藩院则例

    六十四卷。清松森等奉敕修。松森,正蓝旗人。清宗室,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是书为光绪十六年(1890)续修之本。前有通例,旗分、品秩、袭职、职守、设官、擢授、奖惩、比

  •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八卷。元杨朝英撰。朝英字澹斋,青城(今山东高青)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与贯云石交游。作品风格以豪放著称。编有《阳春白雪》和《太平乐府》两种散曲总集。是集前五卷为小令,后三卷为套数。凡当时士大夫所撰

  • 尚书全解

    四十卷。林之奇(1112-1176)撰。之奇字少颖,号拙斋,谥文昭,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进士,官至宗正丞。为官期间,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说》,之奇斥其说为邪说异端

  • 恩晖堂诗集

    七卷。清王藻(生卒年不详)撰,王藻字菽原,南通州(今云南盐津)人。王藻生性豪迈,胸次磊磊,每有所感便发乎诗,故其诗多爽气有逸情。书中有陈奂、杨廷咸丰年间所作序,该集有诗三卷,帖体诗三卷,律诗一卷。其中

  • 郭侍郎奏疏

    十二卷。清郭嵩焘(1818~1891)著。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曾任广东巡抚,总理衙门大臣,并首任驻英公使,后兼驻法公使。著有《养知书屋遗集》、《使西纪程》、《郭嵩焘日记》。郭

  • 残本光岳英华

    十五卷。明许中丽编。许中丽生平爵里未详。朱彝尊《明诗综》称明初操选政者有许中丽,则洪武中人。此书传本残缺,仅存七言律体一门。唐后即接以元明,不录宋金。《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 皕宋楼藏书源流考

    一卷。岛田翰撰。岛田翰,日本近代著名目录学家。光绪二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1905-1916),岛田翰游历我国江南,数度前往皕宋楼。当时陆氏亡故多年,其子不耽此道,所藏渐失,岛田翰为之叹惜,后经他鼓动,

  • 极没要紧

    一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旧本题“公是先生撰”。公是先生是刘敞别号。据钱曾《读书敏求记》,称此书为刘敞弟子所记。然此说来源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所载,是晁公武之语,说明晁公武时还有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