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经传通解

仪礼经传通解

三十七卷,附《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廉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所至救廉革弊,颇有惠政。光宗时历职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宫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1196)为御史所劾,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淳中从祀孔庙。朱熹受学于二程三传弟子李侗,集周敦祐、邵雍、张载、二程等北宋以来理学家之大成,为南宋著名哲学家。曾主持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教授五十余年,弟子众多。朱熹毕生著述讲学,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皆有贡献。典学说博大精深,与二程并称为“程朱理学”,于后也影响深远。其学派被称为“程朱学派”,或“闽学”、“考亭学派”。朱子学说亦曾被韩侘胄视为“伪学”而加禁止。其著述可谓恢宏博大,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其遗文为《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是书初名为《仪礼集传集注》。因王安石废黜《仪礼》,独存《礼记》,朱熹以纠其弃经任传、遗本宗末为意,乃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诸经史杂书中有关《礼》者,皆附于本经之下,又兼取诸儒之注疏,编排修葺,晚年乃更定今名。朱熹殁后,嘉定十年(1217)刊版于南康。书中凡《家礼》五卷、《分礼》三卷、《学礼》十一卷、《邦国礼》四卷,共二十三卷四十二篇,中间缺《书数》一篇,《大射礼》至《诸候相朝礼》尚未脱稿亦付缺如;自卷二十四至卷三十七,凡十八篇,则仍为前草稿本,故用旧名《仪礼集传集注》,是为《王朝礼》。其中又缺《卜筮》一篇,目录内《践阼礼》第三十一卷以后,及《序说》一篇,可见此乃未成之本。所载《仪礼》诸篇,皆非旧次,亦颇有所厘析,如《士冠礼》之“三屦”本在辞后,朱熹乃将其移前;陈器、服章、戒宿、加冠等词本总记于后,是书乃将其分入前面各章之下;未取杂记女子十五许嫁笄之文,续经并立《廿子笄》一目,如此等等,于《仪礼》之原本体例,未免割裂太甚。然其分章表目,开卷了然,为研治《礼》经者所效法。朱熹卒后,《丧礼》及《葬礼》由其婿黄干续撰。成十五卷后黄氏又卒,此即为《续篇》之前十五卷。自十六卷始,则由朱喜学生杨复接手,至二十九卷乃成此书。两编合帙,凡六十六卷。是书虽出于三人之手,然前后脉络贯通,大旨尽出于朱熹一人。是编规模阔大,包举宏富,诠释详尽,可称古礼之大观。书中,朱熹对《仪礼》贾公彦疏多有删润,因明清注疏皆本于此《通解》,故使贾疏原貌失之殆尽,亦见其对后学影响之大。有天禄后月元刊本,明有正统刊本,吕氏宝诰堂刊本,振绮有明刊本,陆有宋刊本,《通志堂经解》本。宋刻本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河防纪略

    四卷。清孙鼎臣撰。孙鼎臣,字子余,号芝房,湖南善化(今长沙)人。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十九年(1859)充贵州乡试正考官。咸丰二年(1852)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著有《苍莨文集》。著述

  • 敦煌写本周易注

    一卷。敦煌写本残卷。魏王弼撰。王弼《周易》注共七卷,前目已著录。此写本藏于法国巴黎国会图书馆,编号为2619号。内容自兑之彖辞“刚中而柔外”止于中孚之象辞“君子以议狱缓死”。据考证,此本为唐贞观之后所

  • 何博士备论

    二卷。宋何去非撰。何去非字正通,福建浦城人,生卒年不详。据《宋史翼·文苑传》载,累举进士不第,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考官曾巩称其所论用兵之要,非通儒硕学不能及。神宗览而异之,后数日神宗御集英殿赐第。除

  • 闽小记

    四卷。清周亮工撰。周亮工(1612-1672)名亮,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任潍县知县。以政绩卓越荐举至京师,正值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入朝庭官至户部左侍郎,

  • 万卷菁华

    前集八十卷、后集八十卷、续集三十四卷。不著撰人姓名。书之前后亦无序跋。其书的体例,似为宋人科举之用。前集、后集各分一百七十门,每门之中又分若干子目。一目之中,首为名君事要、名臣事要,其中也有加入圣贤事

  • 杜律启蒙

    十二卷。唐杜甫撰,清边连宝(约1729年前后在世)集注。边连宝字肇畛(一作赵珍),号随园。河北任丘人。本书为杜诗注解,共十二卷。卷一至卷九为五言绝句,卷十至卷十二为七言绝句。本书对所选杜诗都逐一作了注

  • 香山集

    十六卷。宋喻良能(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补广德尉,迁国子监主簿。复以国子监博士召,兼工部郎中。除太常寺丞,兼旧职,

  • 云自在龛丛书

    五集,十九种,一百一十三卷。清缪荃孙(1844-1916)编。缪荃孙字艺风,江苏江阴人。他精于鉴别,曾刊刻丛书多种,如《对雨楼丛书》、《烟画东堂小品》、《藕香零拾》和《云自在龛丛书》。此丛书汇辑古今著

  • 联句录

    五卷。明李东阳(1447-1516)编。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李东阳著有《东祀录》。此其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同游士大夫联句之作。东阳自为序,而丹徒知县江夏王溥刊行,侍读学士莆田吴希贤复辑题名

  • 金薤琳琅

    二十卷。明都穆编撰。都穆,字元敬,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加太仆寺少卿。著有《壬午功臣爵赏录》、《南濠文略》六卷等书。本书仿照《隶释》体例,收集金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