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释注

仪礼释注

二卷。清丁晏(1794-1876)撰。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堂,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人。道光举人,力主禁烟,曾参与镇压捻军起义。性嗜典籍,勤学不辍,生平笃好郑玄之学,对《诗笺》、《礼注》研讨精深,亦熟《通鉴》。治经不拘汉宋,校订书籍极多。著有《禹贡地释》、《毛郑诗释》、《诗谱考正》、《诗考补注》、《三礼释注》、《郑康成年谱》、《周易述传》和是书等。汇刻为《颐志斋丛书》。此书前面有自序,大义是:郑君传《小戴礼》,参考古今文之异同,取其义长者,形成郑氏学。汉儒称《仪礼》为《礼经》,或者直接称作《礼》,没有《仪礼》之名。郑玄《六艺论》说,《周礼》为本,《仪礼》为末。《仪礼》大题,疑郑玄自名其学。《仪礼》原先没有师说,马融仅有《丧服注》一篇,从郑玄开始,为其做注。学礼而不从郑,如同想入室而不由户。晏笃好郑学,阐述经文,经过博考而研究后,著成《释注》二卷。又详细列举古文今文之学。两汉经师之授受(末题“道光三年八月十六日,山阳丁晏自序”。按:丁晏见《清国史儒林传》)。是书卷一自《士冠礼》筮于庙门注,庙谓祢庙,至《大射仪》宾升就席注,今文席为筵;卷二自《聘礼》制玄纁束注,至《有司彻》乃摭于鱼腊俎,今文摭为。都是丁氏有所释者,其无所释经传及注文,都不列入。如缁布注,今小吏冠其遗象下,引《舆服志》,进贤冠,古缁布冠,自博士以下至小吏私学弟子。皆一梁以病吾子注,古文病为秉。下列《史记·天官书》,斗秉兼之,绛侯世家为将相,持国秉。又如《士昏礼》壻授绥十四字。是书引用《白虎通》作为证据,认为在《唐石纪》之前,阮元《校勘记》、胡氏《正义》都相同。由此可见丁晏考校之审。又如《聘礼》二竹簠下,博引《南史·虞悰传》及桓谭《新论》、李绰《尚书故实》等书,来证明寒具之注。《士虞礼》其而小祥注,古文期皆作基。引用《后汉书·郎传》及任伯嗣费凤等碑以证作基之注。又如《乡射礼》,于郊则闾,中以旌获。注闾,兽名。《周书》北唐以闾。引《山海经》郭璞注,闾即羭,似驴而歧蹄,角如灵羊,一名山驴。又荆山纶山女几之山即谷之山皆多闾。按:今天黑龙江有所谓四不像者,可能就是此闾。胡氏《正义》与是书相同。此外,根据形声诂释者极多。可见,丁晏对礼学研究之深,确实是郑注之功人。此书有六艺堂诗礼七编本。

猜你喜欢

  • 疑耀

    七卷。旧本题明李贽(1527-1602)撰。王世贞所作《古夫于亭杂录》中,以书中有“校秘阁书及修玉牒”等语,疑为李贽的门人张萱所作,因为张萱曾为中书舍人,参与纂写《文渊阁书目》,而李贽则未曾做过官。四

  • 左略

    一卷。明曾益撰。曾益字子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仕履皆不详。此书专摘《左传》所言兵事者,纂为一书,名曰《左略》。书凡五十六篇,每条标以名目。书之内容尽为所摘录之《左传》原文,不引他书相证。以

  • 春秋集传

    十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本书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兼取诸家之说。其说《春秋》,往往因引申太过,而曼衍于经义之外,如讲“元年”则牵连论及改元,再因改元而盛赞明朝十三帝皆不改元等等。类

  • 孟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胡予翼、马廷俊修,吴森纂。胡予翼,乾隆年间任孟县知县。马廷俊字依萱,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县)人,出身举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任孟县知县。此志书初修于知县胡予翼,稿未成胡

  • 贾氏丛书甲集

    九种,二十二卷。清贾臻(生卒年不详)撰辑。贾臻字运生,直隶故城(今属河北省)人。曾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后出任浙江知府、河南知府。丛书所收主要是贾臻撰辑著作,另有其父贾汝愚两种,其婶母卢碧筠一种。

  • 尚书通义

    十四卷。清方葇如(详见《周易通义》)撰。《尚书通义》一书体例,与葇如另书《周易通义》大略相同。即以四书成语诠释经文,而不及文字诂训与考证。大多为附会经义,于解经无甚补益。如《禹贡》“五百里甸服”至“五

  • 寿亲养老新书

    四卷。宋陈直(详见《养老奉亲书》)撰,元邹铉(生卒年不详)续编。邹铉,号冰壑,又号敬直,元大德中泰宁(今属福建)人,出身世宦之家,颇谙养生之道,年七旬身犹健朗。邹铉很推重陈直所撰《养老奉亲书》,但又觉

  • 发墨守评

    一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东汉著名今文经学家何休曾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三书,尊《公羊传》而排《左传》、《穀梁传》。著名古文经文家郑玄著《发墨守》、《箴膏肓》、《

  • 格物质学

    十一卷。美国史砥尔(生卒年不详)撰,美国潘慎文(1850-1924)译,山阴谢洪赉(1873-1916)笔述。潘慎文,美国监理公会教士。1875年来华,先在苏州传教,1896年调任上海中西书院院长,1

  • 越峤书

    二十卷。明李文凤撰。李文凤字廷仪,宜山(今广西省宜山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司佥事。《越峤书》主要记述了洪武至嘉靖年间安南(公属越南)事迹。朱彝尊《曝书亭集》有《越峤书》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