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伊尹书

伊尹书

一卷。传说商伊尹(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生卒年不详)辑。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清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道光进士,官至陇州知州,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其中道家类有:《伊尹书》、《辛甲书》、《老莱子》、《黔娄子》、《公子牟子》、《田子》、《郑长者书》、《任子道论》、《唐子》、《苏子》、《陆子》、《符子》、《幽求子》、·《孙子》、《少子》、《夷夏论》等各一卷。传说马国翰是取山阴人章宗元未完之稿改序而付刻。所辑《伊尹书》,原题商伊挚撰。伊挚,一说姓伊名挚,字尹。通说伊尹,名伊,尹是官名,今从通说,作伊尹。传说伊尹出身于奴隶,原为有莘氏女陪嫁之臣,汤用为“小臣”,后来又任以国政,帮助汤攻灭夏桀。汤去世后,历佐卜丙、仲壬三王。仲壬死后,由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坏商汤制度,不理国政,被他放逐,几年后太甲悔过,又接回复位,伊尹死于丁沃时。一说仲仁死后,其侄太甲当立,伊尹篡位自立,放逐太甲。七年后太甲潜回,把他杀死。关于伊尹其名号的传说许多,曾有伊挚、阿衡、伊子、依伯、依公、猗衡、太阿、元圣、小臣、小子等。或以官称、或以名称、或以谦称而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人。《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伊尹》五十一篇;小说家类著录《伊尹说》二十七篇,其注说:“其语浅薄,似依托也。”《汉书·艺文志》所录《伊尹》及《伊尹说》亡佚已久,马国翰从《逸周书》、《吕氏春秋》、《七略》、《别录》、《尸子》、《说苑》、《齐民要术》等书中辑录十一节,其中有篇目可考的为《四方令》、《本味》、《先己》、《九主》、《区田》等五篇,其余都入杂篇,合为一卷。其所录之文是道家《伊尹》还是小说家《伊尹说》混杂难辨,无从分析,许多内容近似杂家。例如其所录《四方令》载记的是伊尹遵照汤的旨意,令四方诸侯之国以当地所产之物作贡品。其内容多不类道家诸说,而马国翰仍依《汉书》入道家未免失当。后世学者对此书真伪及成书年代聚讼颇多,但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的权谋之士伪托之作。书中所言,多为治国方略、典章制度,又讲道德仁义以正天下等。清代严可均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常引其说。说明此书所谈虽与道家之说相去甚远,但也多有可取之处,更不失为古典要籍。现存清《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何水部集

    一卷。梁何逊(?-约527)撰。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文章与刘孝绰并称,世谓之“何、刘”。范云见其对策,大加称道,因结忘年交。自是一文一咏,云辄嗟尝。沈约亦

  • 燕居答述

    二卷。明戴经(生卒年不详)撰。戴经字孟常,嘉兴(今属浙江)人。成化举人,任本府推官。居官执法,清苦自持。官至泰安州知州。著有《浔阳余稿》等书。他为聂豹的门人。此书皆述聂豹讲授之语,下卷又分《日疑总问》

  • 榕村语录

    三十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是书为李之门人徐用锡及其孙清植所辑,为光地学术言论汇编。其中有光地所自记者,有子弟门人所记者,而以光地自记及清植记者为多,各注于诸条之后。书中经书总论与论《四书

  • 说文五翼

    八卷。清王煦(1758-?)撰。王煦字汾泉,号空桐,上虞(今属浙江)人。乾隆间举人,官通渭知县,后主讲朗江书院。勤于经学,精研文字训诂,著作尚有《小尔雅义疏》、《国语释文》、《文选七笺》等。此书意在订

  • 韩氏医通

    二卷。明韩懋(生卒年不详)撰。韩懋,字天爵,号飞霞子(或称飞霞道人),四川泸州人。父兄皆知医,承家学,后往峨嵋山求师学医。此书撰成于嘉靖元年(1522),为医话小品。上卷分绪论、六法兼施、脉诀、处方、

  • 诸臣奏议

    一百五十卷。赵汝愚编。赵汝愚(1140一1196),南宋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西北)人,字子直。宋宗室,乾道(1165-1173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寻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1190-1194)初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二百卷。南宋李心传(1167-1244)撰。心传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南宋史学家。庆元元年(1195)乡试未中,不再应举,发奋著述。理宋宝庆年间,赐进士出身,以著作佐郎领史

  • 孟子集疏

    十四卷。宋蔡模(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撰。蔡模字仲觉,号觉轩,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赵顺孙《四书纂疏》载蔡模所著有《大学演说》、《论语集疏》、《孟子集疏》,前两书已亡佚。该书备列朱熹《孟子集注》原文而发

  • 大般涅槃经义记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般涅槃经义记》是今世所存三本注解《涅槃》本之一,较之法朗集解(即指署名为宝亮集解)本经论未大备,法数或不周;灌顶疏本疏专依台教,重在

  • 渡江云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