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传经表

传经表

一卷,附《通经表》一卷。清洪亮吉(详见《毛诗天文考》)撰。书成于乾隆四十六年洪亮吉在陕西巡抚毕沅幕府之时,大约是毕沅嘱其代撰,因此原叙即署毕沅的名字。章氏式训堂丛书因之标作“毕沅撰”,不妥。现从其本集。《传经表》分为《易》、《书》、《诗》、《春秋》、《礼》五格。《易表》中列入主父偃,按《汉书·主父偃传》,主父偃起初并未传经,晚年才学《易》、《春秋》及百家之言,因此只宜载入《通经表》中。《鲁诗表》中列入孔子、子夏、李克、孟仲子、根牟子、孙卿,这是陆德明《释文序录》毛诗一云之文,现在因为浮邱伯的缘故,移入鲁诗,似乎不妥。《齐诗表》中列入乐恢,考之《后汉书》本传,只是谈到乐恢成年后嗜好经学,师事博士焦永,并未谈及他学齐诗,而《儒林传》称任末“少习齐诗”,景鸾能理齐诗,却偏偏遗漏了。又《儒林传》中载后汉学韩诗的,有召驯、杨仁,《韩诗表》也未载录,可以说是疏略。《毛诗表》中郑玄上边为张恭祖,并注:“传齐诗”,现考照《郑玄传》:“从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这说明张恭祖传的是《韩诗》而非《毛诗》,至于说到传《齐诗》,更是不知亮吉以什么为凭据。《春秋表》贾谊下注,援引《梁书》武帝答刘之遴诏:“张苞之传左氏,贾谊之袭荀卿”,认为贾谊的《左传》也渊源于荀卿,疑即张苞所授。却不知《释文序录》本来早已说明是张苞传贾谊。又刘歆下边田终术注称翟方进授,也不对。《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虽授《穀梁》,但酷好《左氏传》、天文星历,其《左传》传授国师刘歆,星历则授之长安令田终术,那么终术从方进学星历,不学《春秋》就很明白了。凡此之类,因有关于经学授受的源流,特加辨明。有《洪北江全集本》。

猜你喜欢

  • 黑鞑事略

    ①一卷。宋彭大雅撰、徐霆疏。大雅字子文,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霆字长孺,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人称蒙古为黑鞑靼,以别于漠南的白鞑靼(汪古),故名。两人分别于1233年、1235-1236年奉命出使蒙古

  • 棋诀

    一卷。宋刘仲甫撰。刘仲甫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为围棋国手。此书共四章,一为布置,二为侵凌,三为用战,四为取舍。后附“论棋杂说”,即晏天章《玄玄棋经》之末篇,刘仲甫加注。刘仲甫围棋之精

  • 玉环厅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杜冠英、胥寿英修,吕鸿焘纂。杜冠英署同知。胥寿英同知。吕鸿焘新昌举人。玉环孤悬海外,其地旧属乐清、太平,明代曾几次弃之。清雍正间,设立厅治,始创志四卷。最初无文献可寻,有之也在乐清、

  • 七经读法

    不分卷。清孙乔年(详见《古文尚书证疑》)撰。本书有其子孙仝严附记,称乔年在七经方面均有著述,既释诂又论文,讲明义理,博引群儒,总计数百万字,本书只是其七经卷首读法源流纲领,全书尚待付印。书中《读周易》

  • 皇朝藩部要略

    十八卷,附表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1751-1815年),字鹤皋,山西寿阳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四十三年(1728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累官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不久赦还。撰有《外藩蒙

  • 笃志斋周易解

    三卷。清张应誉撰。张应誉字伊知。南皮人。此书卷一释上经,卷二释下经,卷三释系辞及说卦。书中不全录经文,只取一二句或三四句,下注卦名,后对所取经文进行诠释。无可释者则一句不取,故书中上经没有对师、比、履

  • 孔文谷文集

    十六卷。《续集》四卷。《诗集》二十四卷。明孔天允(约1545前后在世)撰。孔天允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生卒年不详。汾州(山西汾阳)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以藩戚外补陕西提学佥事,后官终

  • 司马温公年谱

    八卷。清顾栋高(详见《春秋大事表》)撰。谱主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光卒后追赠温国公,故名。顾氏采辑史传碑状,诸家文集,以及百家小说中所载谱主事迹,考订年月,加以排比而成此谱。于谱主奏章著作均摘录其要

  • 御制耕织图

    二十三幅。清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清圣祖玄烨命人绘制耕图、织图各二十三幅,“以颁示子孙、群臣,俾知粒食维艰,授衣匪易。”(《续四库提要》)每幅图上均附诗一首,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

  • 鉴评别录

    六十卷,清黄恩彤撰,黄恩彤,(1801-1883),字石琴。山东宁阳人。道光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江南盐巡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迁江苏按察使、兼署江宁布政使,参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后又随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