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人诗集
四卷。明佘世亨(约1522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卷首题岭南,不著郡邑。《广东通志》亦失载其姓名。欧大任《序》称其“在正德、嘉靖间,好游名山。去家数载而归,卜居粤秀山下。”粤秀为广州山名,则当为广州人矣。大任又称“山人有子嘉诏,既成进士,试令合肥。手录山人诗四卷,即县斋刻之。”按太学题名碑,明嘉靖乙丑(1565年)科有“三甲进士佘嘉诏,广东顺德县人”即世亨之子也。是集近体诗居多,古体诗仅寥寥数篇。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四卷。明佘世亨(约1522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卷首题岭南,不著郡邑。《广东通志》亦失载其姓名。欧大任《序》称其“在正德、嘉靖间,好游名山。去家数载而归,卜居粤秀山下。”粤秀为广州山名,则当为广州人矣。大任又称“山人有子嘉诏,既成进士,试令合肥。手录山人诗四卷,即县斋刻之。”按太学题名碑,明嘉靖乙丑(1565年)科有“三甲进士佘嘉诏,广东顺德县人”即世亨之子也。是集近体诗居多,古体诗仅寥寥数篇。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无卷数。不著撰人名氏,也没有序目。其书采用反对之说,除了乾、坤、颐、大过、坎、离六卦两名并列外,其余的五十八卦都每二卦顺逆相对画之,所解多参以人事。虽然以随抄为名,其实是杂采诸家之言而融贯以己意,不出
十四卷。明邹思明编。邹思明字见吾,浙江归安(今湖州)人。生卒仕履未详。前有韩敬序,其私印已称庚戌会状两元,则为万历后之人。其书取《文选》旧本,臆为删削,以三色版印之。凡例谓总评分类则用红色,细评采意则
二卷。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博野(今属河北)人。幼年其父被掠到关外。八岁师事僧人吴持明,习骑射及兵法,拒绝学时文。他涉猎群书,怀疑宋儒。康熙二十三年(1684)
十六卷。清王泽宏(16261708)撰。王泽宏,字涓来,号吴庐,黄冈(今属湖北)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鹤岭山人诗集》。是集为泽宏之子王材振编辑。凡十六卷。其中,前三卷为旧
一卷。清郑晓如(生卒年不详)撰。郑晓如,曲阜(今山东曲阜)人。书首有自识,称《夏小正》为孔子于杞所得夏时,传诸门人。吕不韦,秦臣;且周建子,秦建亥,《月令》舍周秦而言夏时之义,何以能悬之国门不易一字,
三卷。明蒋一彪(生卒年不详)撰。蒋一彪,自号复阳子,余姚(今浙江省)人。《周易参同契》的各家注本,有的分章,有的不分章。但无论分章与否,都按上中下三篇而注解,并且都述其传承由来。明代杨慎,则另出一本,
四卷。梁焕奎(约1908年前后在世)撰。梁焕奎字壁垣,湖南湘潭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二十九年(1903)举经济特科,召试,以知县分发江苏。此集四卷。一卷为五言古体。二卷为五言律体
一卷。汉马融撰,清马国翰辑佚。郑玄师事马融,汉人家法,称述师说不嫌蹈袭,故郑玄《周礼注》不复别白马氏之说。但是郑玄于马氏之说有取者,有不取者。取者,如马注“立其两”:“立卿两人”;“以媺诏王”:“告王
一卷。宋黄继善撰。黄继善,字成性。宋盱江(今江西境)人。其书以四言韵语,编贯诸史。以便初学记诵。此书始于上古,迄于宋末。清魏禧为此书作序,并且将书中之缺失加以重订。盱江涂允恒为其补撰二篇,后来又为其书
一卷。明马宏衜(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马宏衜,字人伯,号退山,江苏苏州人。是编诗只十五首。毛晋识其后云:五岳山人制治菊月令,故吴下艺菊家颇得三味。吾友人伯发为诗歌,高平、京兆二谱,收拾锦囊尺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