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几何通解

几何通解

一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经徐光启、利玛窦译出前六卷之后,立即引起了梅文鼎的兴趣,梅文鼎认为我国传统的勾股算术和由西洋传入的《几何原本》形式上虽不相同,但理论可以会通。在梅氏《勿庵历算书记》中他指出:“几何不言勾股,然其理并勾股也。〔此言勾股西谓直角三边形,译书时未能会通,遂分途径〕。故其最难通者以勾股释之则明。”《几何通解》就是为达“以勾股释之”而作,他依据勾股算术证明了《几何原本》卷二至卷六中的许多命题。例如卷三第三十五题论证:圆内二弦AB、CD交于E,则AE·EB=CE·ED。梅文鼎以勾股术证明如下(译成今文):过圆心O作直径MN垂直于AB,交AB于F。联OA线,OFA勾股形以OF为勾,OA为弦,FA为股,则FN=OA-OF为勾弦较(差);MF=OA+OF为勾弦和。因勾弦较与勾弦和乘积为股平方,故得MF·FN=AF·FB。又设弦CD与AB交于E。作OK垂直于CD。联OC线。因CE·ED=(CK+KE)(CK-KE)=CK2-KE2,故CK2=CE·ED+KE2,OC2=CE·ED+KE2+OK2,OC2=CE·ED+OF2+FE2,CE·ED=OA2-OF2-FE2,CE·ED=AF2-FE2,CE·ED=AE·EB。欧几里得在证此题时,用到了勾股定理,而且证明过程不比梅文鼎简单。对于黄金分割线段,梅文鼎认为:“唯理分中末线似与勾股异源,今为游心于立法之初,而仍出于勾股。信古九章之义包举无方。”这是《几何原本》卷四第十题。设有线段AB,分割于C有AC∶CB=CB∶AB或者AC·AB=CB2。梅文鼎认为:假如AC为勾股较,AB为勾弦和,CB为股,则AB分成中外比,但那个股CB必须是勾弦和AB与勾弦较AC之差等于勾的二倍。因此,他作出一勾股形,使它的勾为股的一半,那么,这个勾股形的勾弦和等于勾弦较加股,勾弦和就分成中外比。如以股为全线,则勾弦较为中外比的大分,弦和较为中外比的小分。在《几何补编》中梅文鼎还给出了理分中末比例在正多面体中的一个应用。这些说明了梅文鼎对于西学知识并非盲目全盘接受,而是有分析、有理解、认真消化、阐发应用,《几何通解》在此树立了样板。《几何通解》版本有《梅氏历算全书》本,《梅氏丛书辑要》本,在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有藏。另有《中西算学汇通》本,现藏当代中算史家钱宝琮处。

猜你喜欢

  • 瓶笙馆修箫谱

    清舒位(1765-1815)撰。舒位,字立人,号铁云,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时年二十四岁。以后数次应试不第。曾随王朝梧先后在河间府与贵州为幕客多年。多才

  • 古周易音训

    ①二卷。辑佚书,宋吕祖谦(详见吕祖谦《古周易》条)撰,清宋咸熙辑。《朱子古文周易跋》载有《音训》一篇,乃吕祖谦门人金华王莘叟所笔受。原书久亡佚。朱子之孙鉴附刊于《周易本义》后,此本亦不传,散见于元董季

  • 野香亭集

    十三卷。清李孚青(1664-1719))撰。李孚青,字丹壑,河南永城(另说安徽合肥)人。大学士李天馥之子,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时年十六岁,人皆呼以“黑头公”。此集所收为康熙三十七

  • 王氏谈录

    一卷。北宋王钦臣(生卒年不详)编。王钦臣字仲至,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赐进士及第。历官陕西转运副使、工部员外郎、太仆少卿、秘书少监、集贤殿修撰等,终以待制、知成德军。王洙之子。初,此书不著撰人名氏

  • 易经贯一

    二十二卷。清金诚撰。金诚字闲存,华亭人。此书分元、亨、利、贞四部。元部记有“略言”六则,“谈余杂录”四卷,“易学问经说”、程子《易传序》、周子《太极图说》、张子《西铭》以及河洛卦象诸图与会讲之语。亨、

  • 洪北江年谱

    一卷。清吕培等编。吕培字因叔,安徽旌德人。谱主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曾任编修、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799年),因批评朝政,遣戍伊犁,

  • 周易说余

    一卷。清沈绍勋撰。此书是沈氏散见于各处的有关周易的文集。共二十余篇。篇目有论京房世位为上下经序卦之本、论序卦与辟卦有关、论象数理、论卦位、论辟卦之世位、论先后大同位、论之变、论归魂游魂之理、论九卦、论

  • 列仙通记

    六十卷。清薛大训(生卒年不详)撰。薛大训,字六诂,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撰有《列仙通记》六十卷。《列仙通记》,原名《神仙通鉴》。继刘向《列仙传》之后,曾有葛洪《神仙传》、玉简《疑仙传》等书,记录古来神

  • 春秋穀梁传音训

    不分卷。清杨国祯(详见《易经音训》)撰。杨国桢鉴于群经烦多,初学者已难以遍读,再加上各家注疏,更使学者望洋兴叹,于是对各经略加音训,作为初学者课读之本。此书是他所作《十一经音训》中的一种。分为上下二册

  • 二郎神

    登燕子矶秋眺岷峨万里,见渺渺、水流东去。指远近关山,参差宫阙,起灭长空烟雾。南望沧溟天边影,辨不出、微茫尽处。叹三楚英雄,六朝王霸,消沉无数。 从古,长江天堑,飞艎难度。自玉树歌残,金莲舞罢,倏忽飞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