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传

周礼传

十卷。《图说》二卷。《翼传》二卷。明王应电撰。王应电(生卒年不详),昆山(今属江苏昆山)人,受业于魏校之门,笃好《周礼》,用力甚深。除著有《周礼传》、《图说》、《翼传》外,还有:《周礼诂》、《同文备考》、《书法指要》、《六义音切》等。王应电精心研究《周礼》数十年,先探求圣人的思想,追溯礼的来源,次考据天象之交,究设官之意,推理正官离合原因,明纲维统体之极,因显以探微,因细以律大,遂成《周礼传》一书。《周礼传》、《图说》、《翼传》三书各为卷幅,相辅相承。《周礼传》去《考工记》而不录,割裂宦序之文,凡同职相统者,使区分部居,略嫌杂乱。然其论说颇为纯正,虽略于考证,而义理多发明。《图说》用以稽考传义,有的有图无说,如“职方氏九州”之类;有的有说无图,如“女官”、“女奚”、“女奴”各辨。上卷《明堂表》也有录无用,为原本所缺,下卷缺《井邑》、《邱甸》各图,则在《翼传》中出现。其观点之间亦有颠谬,如:解“社”,图“冕服”、“南郊”、“井邑”。《翼传》中《冬官礼义》拟补“土司空”、“工师”、“梓人”、“器府”、“四读”、“匠人”、“垒壁氏”、“巡方”、“考工”、“准人”、“丧夫”、“柱下史”、“左史”、“右史”、“水泉”、“鱼政”、“盐法”、“豕人”十八官,未免揣测。《天王会通》以《天官》所列诸星分配诸官,实为牵强。尽管王应电《周礼传》、《图说》、《翼说》三书掺有臆说,而发挥义理,尚为纯正,《周礼》、《礼仪》至明几乎为绝学,此书为明代“礼学”之较高成就,于礼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版本有万历刊本,残存;嘉靖四十二年(1563)吴凤瑞刻本。

猜你喜欢

  • 凤凰山圣果寺志

    一卷。清释超乾修辑。此志无目录,志首为序,舆图,内容为:山,即凤凰山;寺山旧迹,其目为峰、岩、石洞、坞、岭、松涧、井泉、池、潭、场、石像、衕;寺,即圣果寺;寺旧迹,其目为殿、堂、房、楼、阁、堂、门、亭

  • 卓庵心书

    四卷。明张自勋(生卒年不详)撰。张自勋字卓庵,宜春(今属江西)人。他一生潜心学问,造诣颇深。著有《廿一史独断》、《纲目续麟》等书。其学以“求放心”为本,并谓王守仁言“良知”,是偶然有所见,故以此推出,

  • 古籀余论

    三卷。清孙诒让撰。参见《名原》。是书从吴式芬《捃古录金文》中选取重要铜器铭文一百零五器一一加以考证,体例略同于《古籀拾遗》。校订吴录之失多处,间获新义。有民国十八年(1929)燕京大学刻本,民国二十年

  • 易经指掌

    四卷。清相永清撰。相永清字海同,山东临淄人。作者认为“易之为书,象焉而已。读易而不玩其象,乌在其为读易”。故此书大旨在阐明易象。书中所引除《御纂周易折中》、来知德《周易集注》外,于汉魏古注、清代乾嘉诸

  • 春秋属辞辨例编

    六十卷。清张应昌(1790-1874)撰。应昌字仲甫,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庚午举人,官内阁中书。他认为《春秋》属辞比事,不必立例而义自见。他将汉唐迄于清朝诸儒训释与群籍中涉及《春秋》的共四百余家

  • 石溪读周官

    六卷。清官献瑶撰。献瑶福建安溪县(今属福建)人,乾隆己未(1739)进士,官至广西、陕甘学政。书凡六卷,卷首有苏廷玉道光乙巳(1845)序及官氏自序,天、地、春、夏、秋五官及《考工记》各为一卷,叙官与

  • 中国美术

    二卷。英国人布洒耳撰,戴岳译。布洒耳,生卒年不详,为北京英国公使馆医师,在中国居住三十余年,留心于中国艺术,归国后承英国教育部之命,编撰该书。《中国美术》分上、下两卷,共十二篇。其中上卷记石刻、建筑、

  • 教化议

    五卷。德国人花之安撰。花之安有《学校论略》,已著录。此书宗旨是:国家之兴在于人才兴;人才之盛在于学术发达;学术发达在家靠父母教诲,在学校靠师长教诲。五者互相为用。五卷之目为:养贤能、正学术、善家训、正

  • 六爻原意

    一卷。明金瑶撰。瑶字德温,号栗斋,安徽休宁人。嘉靖十年(1531)选入贡生,授会稽县丞,再补卢陵县丞。后迁桂林中卫经历,因母老不去上任,而在家乡教书,活到九十七岁才逝世。该书成于万历九年(1581),

  • 酒史

    六卷。明冯时化撰。冯时化,字应龙,号与川,晚年自号无怀山人。生卒年、籍贯及其事迹均不详。著有《酒史》一书。是书主要记载关于酒的诗文和故事。全书分酒系、酒品、酒献、酒述、酒余、酒考六部分。然而错乱、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