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改错改

四书改错改

四十卷。清程仲威撰。仲威安徽黟县(今安徽黟县)人。是书首录光绪二十年(1900)六月上谕。次仲威自序二首。序后又有余论,次例言十则,所反驳凡四百余条,他未尽驳者,特以其本于旧法而存之,意以为毛氏无一字是处。自序言“读章句集注当探其奥蕴,为之发明,不当索其疵瑕,加以非毁”。其余论又云“间有名物训诂一二可商,如素为粉地觚有棱之类,学者当为诤臣”。首篇有子曰其为人孝弟章,仲威曲解为仁义礼智所以名性,孝弟自性中出而不得以名性。是书不乏精凿可取者,其攻毛氏,谓多贩自短书,或阅未终篇,辄据为己说,甚有明知其说不可取证,特假一二句,便肆己私。更有全袭古说,而不著出处,深中毛氏之病。仲威之短,又在过于偏护,其气厉,其文繁,不能无失。戴大昌有驳四书改错百余条,可作参照。该书有原稿本。

猜你喜欢

  • 义门郑氏奕叶集

    十卷。清郑尔垣(生卒年不详)编。郑尔垣,字一枢,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自宋建炎至明初,郑氏合族而居已达十三代,世称义门。郑尔垣在续编《义门郑氏奕叶吟集》之后,又编成此书。所得遗文十五种,元郑大和,

  • 东坡外集

    八十六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明焦竑序,序称:世传东坡集多乱以他人之作。如《老苏水官》、《九日上魏公》、《送僧智能》三诗,《叔党飓风》、《思子台》二赋,人知其谬;至于《和陶拟古九首》、《大悲圆通阁记》

  • 陵川县志

    ①三十卷。清雷正纂修。雷正,湖北沔阳县人,出身生员,乾隆三年(1738)任陵川县知县。按陵川县志,创本不可考,明宏治十一年,邑人都永思曾为重修,其后明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诸朝,递有续纂。《陵川县志

  • ■经笔记

    一卷。清陈倬(生卒年不详)撰。陈倬,清经学家,字培之,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市)人。倬受业于长洲陈奂。生平著述,以经义居多。曾经遭到盗寇的抢劫,所著述的文章尽付之于火烬。这部书稿也只残留下十分之一,后曾

  • 宋史阐幽

    一卷,明许浩撰。许浩字复斋,余姚(今属浙江)人。弘治中以贡生授官为桐城县教谕,著有《元史阐幽》、《复斋日记》等。该书因续《宋史》而作,其是非皆不谬于圣贤,但大多论断皆取古来论定之说,敷衍成篇,并无新的

  • 图书质疑

    无卷数。明薛侃(?-1545)撰。侃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阳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与吴俊率子侄从学王守仁于赣州。自是王氏之学传于岭南。世宗时,官行人,以议建皇储罢归。筑室中离山,自号中离,以

  • 礼含文嘉

    不分卷。清黄奭辑。题名为《礼含文嘉》的书历史上有两种:其一是《文献通考》所论及的一部术数书,著者不明。另一部则属《礼纬书》,其文已多遗逸,黄奭则从群书中辑录成编,内容是谈国君文治之事,可分五项:第一、

  • 南明野史

    即《王藩实录》。

  • 南昌县志

    ①七十卷,首一卷,清顾锡鬯等修,蔡正笏等纂。顾锡鬯,字考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进士出身,乾隆十五年(1750)任南昌县知县。南昌县志在明洪武、弘治年间,皆经纂辑,惜已不传,顾令赴任伊始,即根据省

  • 梵番满蒙汉五体合璧贤劫千佛号

    一卷。清高宗(1736-1795在位)御制。高宗为其帝号,年号是乾隆,姓爱新觉罗,字弘历。乾隆在位时期正值清朝处于“康乾盛世”。出于政治目的,乾隆帝御制此五体佛书。即一经五体佛书。其中梵番满蒙汉分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