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会县志

四会县志

十编首一编末一编,清陈志哲、唐盛松修,吴大猷纂。陈志哲,江西进贤人,进士,光绪十七年(1891)任四会县知县。唐盛松,广西郁林人,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明永乐间县令颜宾创修县志,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复事纂辑,年代已远,诸志皆漫漶无存。道光三年(1823)县令伍鼎臣重修,共十卷。光绪十七年(1891),县令陈志哲报请纂修县志,九月开局,聘绥江书院首席吴大猷总纂。稿成未付梓,陈志哲离任。十八年继任刘德恒,以前志为底本,重为订补。此志凡例未善者,删定改正,皆为吴大猷,而考订正谬补脱,则刘德恒。二十一年(1895),吴大猷辞去书院首席,将志稿重加编校,于二十二年(1896)志成。《四会县志》光绪二十二年刻本。全志共十编首一编末一编,分:编首,编一舆地志,编二建置志,编二经政志,编四水利志,编五职官志,编六选举志,编七人物志,编八艺文志,编九古迹志,编十杂事志,编末。此志纠正旧事之失,新事疏于抉择。旧志仅就《通志》采缀成书,于古来史传向未搜及,缺佚者多。如四会得名,考《汉书·地理志》,正《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之误。此志立厘金一项,是研究近代赋税的重要资料,其古迹志中杂出舆地、建置二门,与传统修志体例迥异。其志特点:一、结合实际,以水利为经政之大端,旧志入疆域,府志入舆图,省志附山川,另立目。二、职官志从府志,省志例列表,宦迹载表后,便于检阅。三、艺文,有关地方利病,建置得失及题咏名胜,分注各篇各条下,其他作者,虽有名句名篇,录本人传中。并从府志省志例,县中人士著述,不论已刻未刻,分经史子集,各载书目,此志长处也。其编十杂事志末有《续志》一篇,因志脱稿于二十年,次年奉裁兵之旨,又次年始奉文裁定,故经政志兵防篇未编入,刘德恒虑今不载,恐数十年后重修县志遗忘,时剞劂将竣,特增续志一篇,详细补载,附杂事志末。有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武侯全书

    二十卷。明王士骐撰。士骐生平仕履见《驭倭录》条。该书主要编述诸葛亮始末。开首录《三国志》诸葛亮本传,次录张栻补传,再后分鼎立、继统、连吴、南征、北伐、遗命、调御、法简八篇,以之补充张栻传,再次乃《心书

  • 论孟书法

    二卷。附读四书 一卷。清张瑛撰。瑛字退斋,江苏常熟(今同)人。是书系以书法解《论语》、《孟子》第一篇。首有张瑛自序及凡例,最关要旨者,如《论语》开篇,“孟懿了问孝”,“公山弗扰以费畔”,至《孟子》一书

  • 陈两湖集

    三十四卷。明陈昌积(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陈昌积,字不详,号两湖,泰和(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陈昌积所写诗文,才调富有,驰骤自喜。著有《松

  • 三遂平妖传

    四卷二十回(增补本四十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小说,又名《平妖传》,叙述北宋时贝州王则起义,文彦博得诸葛遂、马遂、李遂之力加以镇压的故事,故名《三遂平妖传》。王则在宋代历史实有其人,

  • 春秋简融

    四卷。清胡序(1716-?)撰。胡序字席珊,诸暨(今浙江诸暨)人。该书前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作者自序,称该书创始于己酉(1789)九月,到庚戌(1790)八月全书告成,乾隆五十六年(1791)春

  • 艮堂十戒

    一卷。清方象瑛(生卒年不详)撰。象瑛字渭仁,遂安(今浙江淳安)人。康熙进士,著有《远山净赋》、《使松斋集》、《封长白山记》、《松窗笔乘》。是书乃象瑛广采先儒说论,并参杂自己的观点,对世人进行教诲,训释

  • 大政管窥

    四卷。不著撰人姓名。其书分叙吏、叙户、叙礼、叙经。书目似不全,六曹只列其三,四部又只列其一。似未完之书。

  • 尚书辨疑

    一卷。清刘青芝撰。刘青芝字芳草,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雍正甲辰进士。其所撰《尚书辨疑》一卷,只有九条。书前有刘华岳序,后有刘青芝自识。刘青芝以其所疑者,向其好友王尔缉、周伯章询问,周、王二人都回答他说

  • 周官识小

    一卷。清沈豫(约1778-1848)撰。沈豫字小敷,号补堂,浙江萧山人。此书为沈氏读《周官》之札记,或申发《周官》之义,或详其故训,大多系抄录他书,无甚新意。不过有时也从经文引发开去,议论政事得失。有

  • 百名家诗选

    八十九卷。清魏宪(生卒年不详)编。魏宪字惟度,福清(今福建福清县)人。据杭世骏《榕城诗话》载魏宪著有《枕江栋集》今未见其本,盖已亡佚。魏宪因曹学佺有《十二代诗选》,收诗止于天启年间,故续成此集以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