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回教杂记一册

回教杂记一册

不分卷。英国人梅益盛(1870-1939)编译。梅益盛为英国公谊会教士。1894年来华,在重庆、遂宁、潼川等地回民中传教。著有《中国的穆斯林》等书。此书是从广学会编辑的《伦理宗教百科全书》中摘录出论回教有关内容,形成此编。全书共二十七条,按英文字母次序排类,书中除论述回教有关教义、故事之类内容外,还考证了回教的特有名称。全书宗旨仍是宣扬基督教,而贬抑其它教。有广学会本。

猜你喜欢

  • 尚絅小语

    三卷。明姚张斌(生卒年不详)撰。姚张斌号尚絅,又号絅生,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此书为其杂著笔记,内容多论人情世事,所见颇粗。书首自序称上援孔子,甚为妄矣。

  • 四书注解撮要

    二卷。清林庆炳撰。庆炳字耀如,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林昌彝之子。自宋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列为经,作注解者,数百家,博览者穷年莫殚,且其中醇驳互见,重复不一。是书约为二卷,仅

  • 南阳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

  • 吴文肃公摘稿

    四卷。明吴俨(?-1519)撰。吴俨字克温,江苏宜兴人,生年不详。登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侍讲学士,刘瑾知其家富有,啗以美官,吴俨峻拒之,遂被罢职,刘瑾被诛,复职,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

  • 古文孝经述义

    一卷。隋刘炫(约546-约613)撰。清马国翰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献县东北)人,隋代经学家。与刘焯同以经学名世,时称“二刘”。著有《尚书述义》、《毛诗述义》、《孝经述义》、《春秋左氏传述义

  • 怀柔县志

    八卷。清吴景果纂修。康熙五十二年(1713),吴景果任怀柔县知县。景果见以前志久佚,遂于吴江潘其烁纂修新志。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全书八卷,二十三目,卷首有地图四幅。该志虽不分细目,但条例颇为齐

  • 阙里讲经编

    一卷。近人徐天璋(详见《诗经集解辨正》)撰。民国六年(1917),曲阜开讲经大会,徐天璋前往讲述,诸生笔录,汇成此编。于十三经中,各讲数条,大多能独出己见,发前人之所未发。尤善者,如讲“方命圯族”、“

  • 澂景堂史测

    十四卷,清施鸿撰。施鸿字则威,邵武(今福建邵武县西)人。康熙年间由岁贡生官至奉天府经历。《澂景堂史测》选取《通鉴》中从晋代到隋代的事迹,分别一一予以评论,一共有一百七十七则。在书前自序中作者解释了为什

  • 古韵总论

    一卷。清江有诰撰。江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是书杂论考订古韵之方法并以顾炎武、段玉裁、孔广森诸家之说加以辨证。大略前一部分侧重议论古书用韵之例及双声叠韵等说;后一部分侧重订正诸家失误。江氏归纳之韵例有

  • 夏侯阳算经

    三卷。作者不详。据《新唐书·艺文志》第四十九:“韩延夏侯阳算经一卷”。可知原本《夏侯阳算经》已佚,韩延(约隋时人)用己说纂入原书之内成为今本。在卷上“明乘除法”节中“夏侯阳曰”以下约六百字当是原本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