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回疆通志

回疆通志

十二卷,清和宁纂。和宁详见《三州辑略》。《回疆通志》嘉庆九年(1804)修,抄本。全书十二卷,分为:卷一御制诗:平定伊犁受降、格登鄂拉斫营、鄂桑扎拉图之战、和洛霍澌之捷、库陇癸之战、乌什酋长献城降、黑水围解、呼尔满大捷、通古思鲁克之战、霍斯库鲁克之战、阿尔楚用之战、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巴达山汗纳款、平定回部献俘、郊劳回部成功诸将士、凯宴成功诸将得诗八章、御制回疆三十韵诗、御制平定回部勒铭叶尔奇木之碑、御制双义诗;卷二钦定哈密回部总传,额贝都拉列传;卷三吐鲁番回部总传;卷四额敏和卓列传、鄂啰木咱卜列传、丕尔敦列传;卷五鄂对列传、色提卜阿勒氐列传、噶岱默特列传、萨里列传;卷六霍集斯列传、和什克列传、额色尹列传、图尔都列传、祃木特列传、哈什木列传、阿卜都尔列传、帕尔萨列传、土尔扈特传、渥巴锡列传、额默根乌巴什列传,拜济瑚列传、和硕特传、雅兰丕勒列传、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诗、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御制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卷七喀什噶尔(沿革、疆域、山川、建置、古迹、官制、兵防,军械、粮响、赋税、税则、钱法、杂支、牧场,卡伦、军台、事宜)、英吉沙尔(沿革、疆域、山川、建置等十三目);卷八叶尔羌(沿革、疆域、山川等十三目);和阗(沿革、疆域、山川、建置等十二目);卷九乌什(沿革、疆域、山川、建置等十五目)、阿克苏(沿革、疆域、山川等十四目);卷十库本(沿革、疆域、山川等十二目)、喀喇沙尔(沿革、疆域、山川等十一目);卷十一吐鲁番(沿革、疆域等十一目)、哈密(沿革等九目);卷十二纪略、回族、风俗、物产。此志体例较完备,条理清楚,书中对新疆各少数民族首领政治、军事、文化、经济活动方面的记述,为其他志远所不及,对研究民族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尚有民国十四年(1925)外交部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箴膏肓

    一卷。汉郑玄(详见《乾坤凿度》)撰。东汉时期,今古文经斗争激烈,著名今文经学家何休有感于贾逵张大属古文经的《左传》学,于是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既捍卫《公羊》学,亦攻击《左传》与

  • 岭南名胜记

    十三卷。清陈兰芝撰。陈兰芝,字拂霞。广东香山人。《岭南名胜记》清刻本。共十三卷。首白云山记,次海珠记,次灵洲山记,次崖山记,次南海庙志,次浮邱山记,次西樵山记,次海幢志,次澳门记,次石门记,次飞来寺记

  • 元卞管勾集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 鳌峰讲义

    四卷。清潘思榘撰。潘思榘详《周易浅释》条。此书是作者任福建巡抚、执掌鳌峰书院时为诸生讲授《大学》、《中庸》的讲义,其学生将其汇编成书而付梓。

  • 四声均(韵)和表

    五卷。清洪榜撰。洪榜字汝堂,一字初堂,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年三十五卒。少与同郡戴震、金榜友善,粹于经学,尚著《易述赞》、《示儿切语》、《周易古义录

  • 新都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张奉书纂修。张奉书,江苏人,曾任新都县知县。新都县旧无志,乾隆初陈铦肇修,然草创未及授梓。嘉庆年间亦曾纂修志书一部,然仓促盈帙,以应檄取,实可谓漏脱讹夺之作。张奉书任县令后,旁搜博采

  • 说文统释序

    一卷。清钱大昭(1744-1813)撰。大昭字晦之,一字竹庐,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昕弟,事兄如师,不求闻达,潜心学问。主要著作有《说文统释》、《广雅疏义》、《迩言》、《嘉定金石文字记》、《尔雅释

  • 篇海

    见《四声篇海》。

  • 冷红词

    四卷。附《绝妙好词校录》一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文焯生平见《瘦碧词》辞目。《冷红词》按编年始于光绪十五年(1889),迄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辑词共一百四十五阙。其词深美宏约。文

  • 孟子集疏

    十四卷。宋蔡模(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撰。蔡模字仲觉,号觉轩,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赵顺孙《四书纂疏》载蔡模所著有《大学演说》、《论语集疏》、《孟子集疏》,前两书已亡佚。该书备列朱熹《孟子集注》原文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