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学臆古

大学臆古

一卷。清王定柱撰。是书首有自序,大意以为朱子与《大学》,尤殚精力,独格物一节,补经所缺,纷纷讥病。是书虽于程朱不尽合,但不致戾程朱,诚正轨辙。其分章取李光地所定古本,也不尽依之。如第二章李本连“淇澳”两节,“帝典”二章,“邦畿”三节,“听讼”一节共为第二章,而此本不连,划此章为诚意正心中明德之事。其下自“淇澳”至“用极”别为第三章,为诚意正心中明德以亲民之事。自“邦畿”至“听讼”别为第四章,为诚意正心中明亲交致以申知止之义。而以李本的第三章为第五章,李本的第四章为第六章,李本的第五章为第七章,李本的第六章为第八章。每句下自下疏解,意所未尽,则为客问以阐明,其论理处颇精细,唯不脱宋明诸儒习套。该书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本。

猜你喜欢

  • 周易洞林

    无卷数。辑佚书,晋郭璞撰,有多种辑本。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官至尚书郎,精于卜筮,尝撰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其事见于《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载,《洞林》原为三卷。《

  • 楚辞翼

    一卷。清董鸥洲(生卒年不详)撰。董鸥洲,北越人。此书为稿本,日本西村时彦辑《读骚庐丛书》本,大阪大学藏。

  • 学荫轩经说

    三卷。清王国瑞(1837-约1920)撰。国瑞字进之,又字峻之,广东省番禺县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历任福建顺昌、新竹、仙游、闽县、诏安等县知事。年少时师从同乡学者陈澧受经学,陈澧《东塾读书记

  • 道学迥澜

    八卷。明王尹(生卒年不详)撰。王尹字莘民,号觉斋,安福(今属江西)人。从邹元标、高攀龙讲学于首善书院,后归故里。崇祯(1628-1644)末,大学士陈演欲举荐,他固辞不就。此书由其门人所录。大旨为批驳

  • 见闻杂记

    四卷。明李乐撰。李乐,字彦和,号临川,归安(今浙江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著有《见闻杂记》四卷。这部书前二卷全是录载董氏《古今粹言》和郑晓《今日言论》。后

  • 春秋求故

    四卷。清余煌撰。余煌字汉卿,号星川,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嘉庆三年(1798)举人,以天文名家。该书以经证经,对《春秋》中的天文历法进行推勘比较,往往订正后人传习之误,持论多前人所未发。该书有一定的参

  • 小学句读记

    六卷。清王建常(详见《律吕图说》)撰。是书据陈选《小学集注》本,而杂采诸书疏列于其下,略如孔颖达正义之例,文颇烦芜。该书有《西京清麓丛书》续编本、及《刘氏传经堂丛书》本等。

  • 证类本草

    三十卷。宋唐慎微(约1056-1093)撰。唐慎微,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县)人,后迁居成都。唐慎微出身世医之家,勤奋好学,精研本草,不愿为官,酷爱经方,为人治病,有求必应,不取酬金,唯重名方秘

  • 周易义海撮要

    十二卷。李衡(1100——1178)撰。李衡,字彦平,自号乐庵,两宋之际江都(今江苏扬州南)人。绍兴二年(1132年)进士,为官梗直,专以诚意教化人民。以秘阁修撰致仕。著有《周易义海撮要》、《乐庵遗书

  • 十国春秋

    一百一十四卷。清朝吴任臣撰。吴任臣(?-1689),字志伊,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精通天文、乐律。康熙己未(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曾参与纂修《明史》,撰《官历志》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