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宋顾禧(约1131年前后在世)撰。顾禧字景繁,自号痴绝叟,吴郡(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居于光福山,闭户诵读,不求仕进。后筑室邳村,称之为漫庄。曾与吴兴施宿注苏轼诗。著有《志道集》。是集为顾禧殁
二卷。清姚鼐(详见《九经说》)撰。《老子》一书,传世已久,难断真伪,诸家著注本虽多,但却各执一端。姚鼐认为河上公注释的《老子》所分章数,甚是不妥。因而根据自己主观所想而作《老子章义》。此书篇章字数不定
见《雨花香》。
不分卷。清朱鹤龄(详见《诗经通义》)撰。是书附于《诗经通义》之后,竹纸无格,经文大字单行,考异小字双行,旨在辨别秦、汉以下诸本经文之异同。考其所采诸家,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援据最多。其他群经诸子以及
一卷。清吴学孔(生卒年不详)录。学孔之师罗为赓,生卒年不详,号西溪,南充(今属四川省)人,康熙年间官乌程县知县。为赓以“古小学”命其书室,与门人、徒生讲论其中。学孔以问答形式,录辑其师为赓讲学论学之书
一卷。明熊三拔(1575-1620)撰。熊三拔,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传教士。万历三十四年来华,随利玛窦习汉语,成为利氏的重要助手。后协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行星说,并测量北京经度,制
四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释迦方志》一书,道宣作于永徽元年(650),全书载文共有八篇,一、统摄篇,二、中旁篇,三、遗迹篇,四、游履篇,五、通局篇,六、时住篇,七、
①八卷,明黄蓥修,冯光浙等纂。黄蓥,江西赣县人,举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来任石埭县知县。冯光浙,石埭县司教。石埭县志自明弘治四年修后,已五十余年未经纂辑,且旧志历时既久,亦复残缺,无可稽考,黄
四卷。清傅增湘撰。傅增湘(1872-1949),字润沅,又字沅叔,自号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曾用笔名江弇、长春室主人、书潜、清泉逸叟。四川江安人,著名的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家及藏书家。自
四卷。清张远(约1692前后在世)撰。张远,字迩可,浙江萧山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中由贡生官缙云县教谕。著有《杜诗荟粹》二十四卷。本集有《云峤集》一卷、《蕉园集》一卷、《梅庄集》二卷。《梅庄集》兼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