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史

宋史

四百九十六卷。元脱脱(1314-1355)撰。脱脱,元代大臣,字大用。顺帝至元六年(1340)发动政变,驱逐了伯颜,次年任丞相,恢复科举,治黄河,主修宋、辽、金三史。《宋史》修于顺帝至正三年到五年。是纪传体宋代史。首创《道学传》因成书仓促,北宋详细,南宋简略,多有缺漏。剪裁、考证的资料多,有的有目无文。该书保存了不少原始资料。有一定史料价值。明清以后对宋史改作、补充的也很多,成书的有柯维棋《宋史新编》,钱士升《南宋书》,陆心源的《宋史翼》等。《宋史》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这是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是官修书,先后由脱脱,阿鲁图主持修撰,又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人任总裁官,仅用了二年半的时间,是因为它是在纪、传、表、志已完备的基础上撰成的。《宋史》特点“大旨以表章道学为宗,余事皆不甚措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钱大昕说“《宋史》最推崇道学,而尤以朱元晦(熹)为宗。”《宋史》的记事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赵匡胤称帝,迄于赵昺祥兴二年(1279),共三百二十年历史。编修准备了五六十年,材料主要是删削宋国史,参考历朝实录及立传人的子孙家谱、行状等。《宋史》史料丰富,也有珍贵的史料,如《天文志》记载公元1054年6月10日,新星出于金斗座,经过一年又隐没不见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第一颗超新星记录。在《天文》、《律历》、《五行》中也保存了许多天文、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资料。宋史有遗漏,又芜杂,有的一人两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间互相矛盾。所以后来有人改写,考订、增补,修成《宋史新编》。还有明代王维俭的《宋史记》,清代陈黄中的《宋史稿》等,但都不如《宋史》详实。中华书局出版的《宋史》四十册是较好的本子。

猜你喜欢

  • 瞻衮堂文集

    十卷。清袁钧(约为乾隆间人)撰。袁钧字秉园,号陶轩,一号西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袁钧生有异禀,七岁能诗,其诗被秀水郑虎文所赞赏,后收为徒。二十补县学生员,三十五试擢高等食廪饩,旋受知于学使仪征阮元

  • 疑谊偶述

    一卷。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此书首题门人潘鸣时述,书末又有潘鸣时跋。其实是唐枢所作以示潘鸣时之书。共十八条,具论古今学术、法制之可疑者,因此以“疑谊”为此书之名。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但语言

  • 岭南丛书前编

    四种,十二卷。清吴兰修编。吴兰修字石华,嘉应(今广东省梅县)人。嘉庆年间举人,官信宜训导。藏书数万卷,其室曰守经堂。著有《南汉纪》、《宋史地理志补正》、《端溪砚史》等。该丛书所收均为广东人士讲海事舆地

  • 耆旧续闻

    十卷。宋陈鹄撰。生卒年、籍贯、仕履情况均不详。此书宋代史志及典籍均未著录,仅《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并记陈鹄,宋宁宗开禧以后人。书中内容记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多为旧闻,采摘他书或某人言论

  • 尚书离句

    六卷。清钱在培撰。钱在培字苍益,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首有雍正丁未(1727年)汪惟宪、程川二人的序文,又有“凡例”四则。卷一是《虞书》,卷二《夏书》,卷三《商书》,卷

  • 天风佩韵轩草

    二卷。《诗余》一卷。清许嘉仪撰。许嘉仪,字仙圃,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江苏知县大兴汤世熙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书前有确园老人陈宝、黄景洛所作序言,有方钟琇、方浚及汤淑

  • 说嵩

    三十二卷,清景日畛著。景日畛(约1662-1733),字东旸,号嵩崖,河南登封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高要县令、礼部侍郎、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全书三十二卷

  • 菊坡丛话

    二十六卷。明单宇撰。单宇,字时泰,号菊坡,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生卒年均不详。正统末进士。侯官知县。好学有文名,以慈惠闻。是书收集辑录了古今论文之语,编次成帙,分二十六门。每门一卷。论诗二十四卷,论四

  • 二六功课

    ①一卷。旧本题明石室道人(生平事迹与姓名均不详)撰。原书所录按十二辰共分十二节。据《四库提要》著录称“自辰至卯凡十二节”,说明其书次序始于今日之辰而终于明日之卯。按十二节讲述每节调摄事宜。其大要言道家

  • 反切释例

    一卷。近人曾广源撰。曾氏云:叔然作音而不作例,例自宋以来始有之。上字同声,声归本母,下字同韵,韵归本等,此沈氏存中之说也。上一字取同位,同位不论四声,下一字取同韵,同韵不论清浊,此江氏慎修之说也。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