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宰辅编年录

宋宰辅编年录

二十卷。南宋徐自明撰。徐自明,字诚甫,号慥堂,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富阳主簿,除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终永州知州。除此书外,尚编著有《零陵志》十卷,《浮光图志》三卷。全书以皇朝世系划分卷帙,上起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对两宋十三朝二百五十余年间宰相、副宰相,枢密院长官、副长官的任命、罢免情况,以及这些大臣的籍贯、行状,都作了介绍。全书除太宗朝为三卷、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孝宗诸朝为二卷外,其余诸朝皆为一卷。其史料来源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大诏令集》及《东都事略》、《丁未录》等五十余种宋人所著史书、笔记。其体例是以年月日为经,以人物事迹为纬。在每位宰辅之下,首列拜罢时间,次列拜罢制词,再次记载人物的字号籍贯、拜罢因由,事迹行状。全书体例严谨、眉目清楚,便于阅读。此书所引用的文献资料,有些已经缺佚,有些已经遗散,幸被此书摘引,才得以保存。例如现存的宋代最重要史料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早已严重散佚,后人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是为今本,共计五百二十卷,而原书实为一千零六十三卷。《长编》的缺佚,是书则多有记载,可补其不足。对其他缺佚之书,本书同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因此,此书对研究宋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此书在现今残存之《永乐大典》中尚有最早刻本之部分内容。现存最早刻本有明万历年间吕邦耀本,其次有《四库全书》本、《敬乡楼丛书》本。今人王瑞来先生博采群书,著成《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一本,对此书漏误多加订正。王氏之书已于1986年由中华书局印行。

猜你喜欢

  • 满汉字辉和氏籍图源流考并阖族公立家谱

    不分卷。清和精额(生卒年不详)撰。和精额字奕斋,姓辉和氏,满洲正红旗人,云贵总督明德之子,官至山东道监察御使。该书系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和精额继其父遗旧作而撰成。该书记录辉和氏族系,极为详备,

  • 心白日斋集

    六卷。清尹耕云(?-1877)撰。尹耕云,字杏农,湖南桃源人。道光进士,咸丰间官布政使衔道台。其人官礼部曹郎时读书甚勤,举凡经史无所不窥,转御史时,弹劾王公大臣无所规避,直声动朝野。是集卷一至二为奏议

  • 郑氏尚书注

    九卷。清袁钧辑。本书在每条引书下多附有考证,辨别诸说之同异。在辑录《尚书》郑玄的注解的各种本子中,以孔广林的本子为备,而袁本在此基础上则辑录了一些在经疏中为孔广林所未引者。当然,也有一些在其他各种书籍

  • 甓湖草堂文钞

    六卷。左桢(约清末民初人)撰。左桢字绍臣,江苏高邮人。左桢自幼家贫,无藏书,经史子集皆借读手录,治学颇为艰辛。自认为文艺为末,躬行为本,明经必期致用。左桢早年在杭州、金陵颇俱文名,清末学者俞樾赞其经史

  • 希古堂文甲集

    二卷。《乙集》六卷。清谭宗浚(1846-1888)撰。谭宗浚字叔裕,广东南海人,谭莹之子。同治年间进士,授编修,官至云南监法道。宗浚好游历,所到之处必探名胜,曾与陈铭圭游罗浮,相互酬唱,颇见情趣。宗浚

  • 天童密云禅师年谱

    一卷。释道忞(生卒年不详)编。《天童密云禅师年谱》一书,所记天童密云禅师乃是明代四明天童寺沙门释圆悟。圆悟,俗姓蒋,字觉初,号密云。宜兴人。幼闻佛声八岁知佛号。常念世空无常,遂出家为僧。年谱以密云禅师

  • 禹贡详略

    无卷数。明韩邦奇(详见《易学启蒙意见》)撰。《禹贡详略》对《尚书·禹贡》加以注释,注语浅近,详略不。据书前著者小引可知,其略者为初学子弟作,其讲说者为举业作,其详释者为进一步研考作。书后蓟门欧思诚跋语

  • 左氏讨

    一卷。左氏论一卷。明冯时可(见《左氏释》)撰。《明史·艺文志》各作二卷。二书以自己的观点,品评《左传》纪事的是非曲直,但往往失于迂曲。黄虞稷评论道:“《讨》不如《论》,《论》不如《释》。”二书原与时可

  • 典论

    五卷。魏曹丕(187-226)撰。曹丕字子桓,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次子。曹操死,袭位为魏王。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代汉自立,都洛阳,国号魏,是为魏文帝

  • 易象图说

    六卷。元张理(详见《大易象数钩深图》)撰。此书分内外两篇,篇各三卷。内篇有《本图书》、《原卦画》、《明蓍策》三卷;外篇有《象数》、《卦爻》、《度数》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该书“于元会运世之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