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寒村集

寒村集

① 四卷。明苏志皋(约1545前后在世)撰。苏志皋字德明,后号寒村,河北固安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副都御史。著有《寒村集》。是集凡四卷。诗二卷、杂文二卷。据汪来后序称“尚有巡抚奏议十八卷,译语、画跋、恒言各一卷。”然以上四种,已均不传。其诗文亦多应酬之作。诗清丽,文平,无特色。此集四库已作存目。② 三十四卷。清郑梁(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郑梁,字禹梅,一作字半人,号禹梅。慈溪(浙江慈溪)人,生卒年均不详。父郑溱与黄宗羲友善,故命郑梁师事黄宗羲。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官终高州知府。郑梁家藏书丰富,与范氏天一阁相媲美。郑梁擅画山水,晚年右臂麻痹,以左手画,更饶别致。尤工诗文,以《晓行诗》得名。诗近陈献章,文类归有光,极得其师黄宗羲的称赏。常以陈师道三十一岁见黄鲁直,自己也在三十一岁见黄宗羲为轶事,所以诗文都以《见黄稿》为首。是集诗分十一集,依次为《见黄稿诗删》五卷;《五丁诗稿》五卷;《安庸集》一卷;《玉堂集》一卷;《归省偶录》一卷;《还朝诗存》一卷;《玉堂后集》一卷;《宝善堂集》一卷;《白云轩集》一卷;《南行杂录》一卷;《高州诗集》二卷。文分四集,依次为《见黄稿》二卷。《五丁集》二卷;《安庸集》二卷;《寒村杂录》二卷,补一卷,又《半生亭集》一卷,《息尚编》四卷。本集为诗文合刊本,其文得之于黄宗羲者颇多,但功底较黄宗羲单薄,内涵较黄宗羲狭窄;其诗则走了旁门别径,他的作诗宗旨是“明朝诗学崔公甫,若语仙才拜定山”,因此他的诗大多是有韵的语录。《四库全书总目》谓《寒村集》三十六卷,但与实际卷数不符。有康熙年间刊行本。

猜你喜欢

  • 荆溪唱和诗

    一卷。明俞允文(1513-1579)编。俞允文,字仲蔚。初名允执。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中诸生。本书为嘉靖四十年(1561)年间,顾从义、姚昭、董宜阳、冯迁、朱察卿、姚遇、姚遂、沈明臣八人同游荆溪唱

  • 柿叶轩笔记

    一卷。清胡虔(生卒年不详)撰。胡虔字雒君,桐城(今属安徽)人。嘉庆(1796-1820)时,以保荐赐六品顶戴。精心钻研经史百家之书,热心于考据之学。此书即其考据著作,主要考订经籍及杂识掌故,虽章节较少

  • 三洲诗脍

    八卷。明沈淮(约1561前后在世)撰。沈淮字澄伯,仁和(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此集共八卷,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其完阙不可考。其诗则体格尚未成就,累句亦多。此集有浙江

  • 潜山县志

    十二卷。清周克友纂修。周克友,字来公,清湖广公安县人,贡监生,官镶蓝旗教习,康熙三年(1664)来任潜山邑令。潜山县志自陈果创始后,于明万历十四年、十九年、四十二年三修,至清顺治十年四修。清康熙初,潜

  • 六家诗名物疏

    五十四卷。署名冯应京。应京字可大,号慕冈,盱眙(今属安徽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进士,为户部主事,官至湖广按察使佥事。是书沿袭宋蔡卞《诗名物疏》推衍而成。其引证颇为赅博。每条之末,间附考证。如《郑风·

  • 龙泉师友遗稿合编

    十一种,二十五卷。清李树屏编。李树屏字小山,生卒年不详。丛书收其师李江、王晋之二人著作遗稿,汇刊行世。李、王二人同为直隶蓟州(今天津蓟县)人,清代学者,后同时偕隐蓟北穿方塔。李树屏搜辑二人遗稿计十一种

  • 归田诗话

    三卷明瞿佑(1341-1427)撰。瞿佑字宗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四时宜忌》。瞿佑于明成祖永乐中以诗祸入狱,谪戍保安,至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得免。返归故里后,即仿欧阳修《归田录》而作此

  • 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辑。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幼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8年入上海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

  • 古诗解

    二十四卷。明唐汝谔撰。唐汝谔字士雅,上海松江人。天启中以贡生官常熟县教谕。著有《诗经微言合参》。是书因其兄唐汝询有《唐诗解》,故此以古诗配之。其注释体例略同。《唐诗解》以五七言分古今体。此则分为古歌谣

  • 两汉金石记

    二十二卷。清翁方纲编撰。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金石学家、书法家。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降鸿胪寺卿。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