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涵芬楼影印本)。孙毓修编次。毓修字星如,江苏无锡人。书不分卷,后有戊午二月孙氏跋。此书本是袁廷梼手写的钱大昕《唐石经考异》稿中,臧庸堂、顾千里、瞿中溶、袁廷梼诸家批校的签记。涵芬楼影印钱稿时,孙
二卷。清魏源(详见《书古微》)撰。前人注释《老子》者,从战国时韩非、汉河上公、唐傅奕、宋王雱、吕惠卿、苏子由、明焦竑、至清李贽等诸家,各家身处时代不同,注释旨意各异。所述或以刑家言,或引《庄》释《老》
一卷。明王稚登(生平见《吴郡丹青志》)撰。此书历述古来弈品,叙述很简洁。书末附辨论一则,驳诸书附会神奇之说,也颇中于理,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一卷。清胡清瑞撰。胡清瑞字辑五,襄城(今河南襄城)人,以进士官河间知府。胡清瑞早年学从陆王入门,晚年酷爱汉学家言而力排程朱之说。胡氏认为,四子书都受宋人所毁,而《大学》受毁尤为严重。斥责二程、朱熹名为
六卷。清张烈(1622-1685)撰。张烈字武承,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内阁中书。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改为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历任左春坊左赞善。有《史
一卷。《二集》一卷。清王永江(生卒年不详)撰。王永江字岷源,奉天金州(今属辽宁)人。诸生,官至奉天省长。是书大都感时愤世,托物见志之作,各体皆备,而五古尤胜。初集中《杂诗》七首,《咏怀》二十一首,七言
一卷。清王士祜(1632年-1681年)撰。王士祜,字叔子,一字子侧(又作子测),号东亭,又号古钵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幼聪颖,性友爱,曾和众兄弟夜集东堂,拟和王维《辋川集》绝句,王士祜先成,其
十卷。清陈万策(1667-1734)撰。陈万策,安溪(今福建安溪)人,后迁居晋江,字对初(一字谦季),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万策精研算术,久与李光地、梅文鼎交游,多得他们指
①八卷,清娄肇龙修,杨州彦、栗引之纂。娄肇龙,浙江山阴人,官当阳知县。杨州彦,字倩公,一字宣楼,当阳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邑名士,官任邱知县,其调济民困,清廉自持,因忤旨罢归,绝意仕途。栗
一卷。清汤球辑。《史通正史篇》记载:“宋武帝入关,曾访秦国事,又命梁州刺史吉翰访诸仇池,并无所获。先是秦秘书郎赵整参撰国史,值秦灭,隐于商洛山,著书不辍。有冯翊车频,助其经费,赵整卒,吉翰乃启车频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