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归朴龛丛稿

归朴龛丛稿

十二卷。清彭蕴章(1792-1862)撰。彭蕴章,字咏义,一字琮达,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道光十五年进士。历任工部侍郎等职。咸丰元年(1851),任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升工部尚书。曾协同军机大臣祁隽藻与桂良、花沙纳、肃顺等采取增收厘金、发行官钞、改铸铜钱、扩大捐资及漕米海运等办法,以解决财政困难和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国史馆总裁。咸丰十年,因推荐的何桂清兵败治罪,他受牵涉而失去军机大臣上行走之官职。次年复起用,署兵部尚书,后乞归。卒谥文敬。著有《读书记》、《松风阁诗钞》、《涧东间》等。本书卷一为赋,共辑十六首;卷二为颂、赞、箴、铭,共辑四十一篇;卷三为论辨,辑八篇;卷四为解、说、策,辑十篇;卷五为碑记,辑二十二篇;卷六为序,辑二十八篇;卷七为札记、杂文,辑七篇;卷八为墓志、墓表、哀词、诔,辑十四篇;卷九为行述状、传、祭文、寿文,辑十八篇;卷十为杂著、书后,辑二十九篇;卷十一为评、跋,辑四十五篇;卷十二为奏、启、札、告示、条约,辑十七篇。此书前有道光二十八年夏福州林春溥为其作序,后有同年六月作者表侄江堤为其书作跋。跋曰:“先生幼功词赋,熟于汉唐名作,故其文奇偶相生,华实并茂,用以发抒心得不绘镂,绩以为工也。其治经不改训诂,而得其说论易自九师以下,原原本本旁见侧出。……先生每有所作,下笔千言若书,有触而发,逢原之下,自协规矩。”此丛稿今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此版本又名《彭文敬公全集》)行世。

猜你喜欢

  • 四书备检

    二十卷。清李扬华撰。扬华字实蕃,清泉(今湖南衡阳县)人。是编分天文、地域、山水、象数、理气、圣贤、本纪、列传、兵法、政典、工用、乡党、物类,共十三类。不能列入各类,以及为各类所遗漏者,另作余论三卷,附

  • 积书岩诗选

    清刘逢源(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刘逢源,字津逮,广平(今河北广平)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与同里申光涵相唱和,明亡之后,转徙江汉、淮海之间,康熙时为贡生。是集分初集、二集,后附《前后漫兴诗》各五十

  • 春秋小学

    八卷。清庄有可(详见《周官指掌》)撰。该书主要解释《春秋》字义。作者将《春秋》与《说文解字》进行对照,将《说文解字》中见于《春秋》的字作为正文,不见于《春秋》的字作为附文,进行考释。他在自序中批评许慎

  • 汉碑隶体举要

    一卷。清蒋和撰。参见《说文字原集注》。是编旨在比较隶书与楷书体制之殊,有加有省有借有讹,未可任意通写。特辑出与楷法不同者八百余字,分四声编次,各举其异体或体,所从所省,本字俗字同字,通用借用,其说多采

  • 檀几丛书录要

    七种,七卷。清何思钧编辑。何思钧字双溪,灵石(今山西省灵石县)人,主要活动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本丛书摘出王晫、张潮《檀几丛书》中有关教训子弟修身劝学诸书,汇为一集,共七种:清姚廷杰《教孝

  • 兴都志

    二十四卷,明顾璘,吴惺修,王恪、王廷陈纂。顾璘,号东桥,直隶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工部尚书。王恪,字汝化,号少泉,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太仆

  • 十诫真诠

    二卷。葡萄牙阳玛诺(?-1659)撰。阳玛诺字演西,耶稣会士,1601年在果阿完成学业后,到澳门教神学六年。1601年到中国,先后在韶州、南京、杭州、宁波、南昌、福州、延平等地传教,最后死于杭州。一生

  • 分宜清玩谱

    一卷。作者不详。是书为作者根据严嵩家收藏的书画、器玩目录汇编而成,所记皆摘取奇珍异物而录,非其所藏全貌。然而仅古琴就记有五十余张,可见收藏之富,对后人研究古代书画、器玩,特别是古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

  • 后汉公卿表

    一卷。清练恕撰。练恕,广东连平州人。练廷璜之子。练廷璜序中载记,练恕幼年很聪明,九岁能读《汉书》,十一岁作《后汉书公卿表》。很勤奋,寒暑不间断,经三次易稿而成。后来得了喀血病,父不许他再看书,他仍然找

  • 缉古算经

    一卷。唐王孝通(生卒年代不详)撰。据《旧唐书·律志》载,他在唐朝初年为算历博士,后升任太史丞。在武德六年(623)和武德九年(626),他两次校订当时颁行的傅仁均戊寅元历。在《上缉古算经表》中,王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