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恭城县志

恭城县志

四卷,清陶墫修,陆履中、莫远恂、常静仁纂。陶墫,字紫庭,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庠生,光绪十年(1884)任恭城知县。陆履中,广西恭城人,光绪十年(1884)岁贡,铨选训导。莫远恂,广西恭城人,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教谕。常静仁,广西恭城人,廪生。县志,创修于明万历间曾三捷,县令张汝醇续修,康熙间,县令曹林韵、揭宗本递因旧本而补修。此编是光绪十四年(1888)陶墫踵前志而重修,逾半年而书成。书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恭城县志》光绪十五年风岩书院刻本,全志共四卷。分为:分野、疆域、沿革、山川、陂塘、井泉、城池、坛宇、官署、仓廒、厢里、驿递、津梁、学宫、崇祀、学额贡附、学田、书院田二附、秩官、荐辟、选举、保举、恩荫、宦绩、乡贤、节义、烈女、节孝、隐逸、流寓、仙释、钱粮、户口、物产、杂税、盐引、兵职、营制、分汛、屯田、耕兵、官署、教场、民壮、弓兵、界隘、武功、胜迹、坊表、节序、气候、风俗、祥异、瑶僮、艺文五十五目。此志有目无纲,殊嫌繁碎。志中载有当时统治者镇压瑶民起义资料,如康熙初年县令张泰阶,檄广东、湖广合兵进剿黄天贵等,张铖撰《张公平瑶传》,载艺文志中。有1968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据光绪刻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易义选参

    二卷。清宁都(今江西宁都)三魏著,邱维屏评选。三魏系魏氏三兄弟魏际瑞、魏禧、魏礼。际瑞原名祥,字善伯,明代诸生,著有《伯子文集》及《杂俎》;禧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明末弃诸生,著有《诗文集》和《左

  • 彩笔情词

    十二卷 明张栩编。张栩,字叔周,号梦予,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当为万历、天启时人。据张栩自序云,此书为继六观堂刻《青楼韵语》而作。《青楼韵语》只载录***情诗,而《彩笔情词》则扩大其范围

  • 春秋条贯篇

    十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康熙二十四年(1685)会试,奇龄充任同考官、分阅《春秋》房,因与监试御史议论据《春秋》出题之事产生分歧,对方援杜预之说,以为“经之条贯(即条理、系统),必出于传

  • 释名

    八卷。东汉刘熙撰。《隋书·经籍志》载《释名》八卷,注:“刘熙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载《释名》,注曰:“汉征士北海刘熙成国撰。”《隋书·经籍志》于《大戴礼记》下注云:“梁有《谥法》三卷。后汉安

  • 凤凰厅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黄应培修,孙均铨、黄元复纂。黄应培,字竹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举人,道光元年(1821)任凤凰厅同知。孙均铨,字秋崖,辰谷人,进士,曾任永顺府学教授。黄元复,字柳桥,浙江仁和

  • 封谥繙清

    一卷。奕赓撰。奕赓,见《谥法续考》。是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有帝后陵名、列朝年号,其中上自肇、兴、景、显四祖永陵,曰恩特赫莫蒙安,下至仁宗昌陵,各译所翻清语。第二章为亲郡王封号,第三章为贝勒等嘉号,第四章

  • 闻过斋集

    八卷。元吴海(?-1390)撰。海字朝宗。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当元季,遭逢兵乱,不求仕进。明洪武初,守臣欲荐入朝,力辞得免。后欲征入史局,亦不就。文章严正典雅,恪守理教。此集为其门人王偁所编。吴海

  • 宋广东制置使凌公死事本末

    一卷。清凌鹤书撰。鹤书字孟徵,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光绪举人。该书记南宋末年凌震死事。凌震字国威,吴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官至广东制置使。者多史书皆谓凌震在屋山之战中投降元朝,解甲归乡

  • 古今善言

    一卷。东晋南朝时范泰(?-428)撰。泰字伯伦,顺阳(今属河南省)人。初仕晋,为太学博士,后入宋,任金紫光禄大夫,元嘉三年(426),进侍中,国子祭酒等职。据《南史·范泰传》载,泰一生博览篇籍,好为文

  • 中州金石考

    八卷。清黄叔璥撰。黄叔璥(约1680-1750),号玉圃,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常镇扬通道。其为监察御史时,曾巡视台湾。著有《中州金石考》、《南征纪程》等书。本书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