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所订毛诗故训传

所订毛诗故训传

三十卷。段玉裁(1735-1815)撰。段玉载字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居老人。江苏金坛县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考据学家。玉裁生而颖异,读书有兼人之资,年十三岁,补诸生,学使尹会一授以小学。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至京师,好戴震之学,遂师事之。以教习得贵州至屏县知县,后调任四川巫山县知县,以父老引疾归。卜居苏州之枫桥,杜门键户,专心著述三十余年。在京师时,结识了钱大昕、邵晋涵、姚鼐等学者,后又结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两家在音韵、训诂方面贡献极大。玉裁博览群书,于周、秦、两汉书无所不读,著术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以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他的《六书音均考》,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戴震伟其所学之精,云自康以来讲韵学者所未发。而《说文解字注》则积三十余年功力写成,体大精深,为前所未有。此外,主要著述还有《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汲古阁文订》及《经韵楼集》等。玉裁是书合传为一篇,置于经后,以复古经传别行之旧,最为可取,其它实多未安。然颇为世推重,学海堂本钱塘严杰跋云:“后之人有专为《毛传》作疏者,宜以此为定本。”其后陈奂作《诗毛氏传疏》,果多从之,殆不免私其乡人。如《葛覃》“归宁父母”,《传》云“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段引或云:“此九字恐后人所增。”然《泉水》序言“卫女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则此传正与序合。自惠周惕《诗说》,谓诸侯夫人无归宁之礼,诸儒咸信其说。段既疑此九字为后人所增,陈更附和之,复以为笺语窜入传文,纷纭之论,大都逞意。又段以《说文》引《诗》,“以晏父母”即“归宁父母”之异文,亦属悬揣。至于谓“归宁父母”,为嫁而事舅姑,《诗》多言后妃在父母家之德,而及于归善事舅姑,化天下以妇道,故曰后妃之本也。则又以序归安父母,属诸舅姑,益支离无据,山阳丁晏著《毛郑诗释》,末附书《段氏校定毛诗故训传》后一篇,于段氏疏舛处多所纠正,读是编者不可不一检观丁氏之书也。是编有嘉庆丙子(1816)七叶衍禅堂刊本,经韵楼本。

猜你喜欢

  • 飞龙全传

    六十回。题“东隅逸士”编。东隅逸士即吴璇。吴璇字衡章,从一些资料推测,可能是江浙一带人,生卒年不详,约清雍正、乾隆年间在世。《飞龙全传》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写宋太祖赵匡胤(即“飞龙”)发迹与建国的故事

  • 洱海丛谈

    一卷。同揆撰。同撰为云南大理府文珠寺僧,称轮庵道人。同揆俗姓文氏,名果,字园公。长洲人。少为诸生,善诗文、笔札,工书画。康熙二十年(1681)同揆随军至大理。康熙二十五年(1686)冬,离云南返回长洲

  • 周易汇解衷翼

    十五卷。清许体元撰。许体元字御万,灵武人。其书大旨以象为主,对于每一卦都是先观本象,次观系辞所取之象。凡时义德用之所在,均在象中见之。许氏认为八卦有本象,有象中之象,有理中之象。又说象中象与理中象各有

  • 陆云集

    见《陆子》。

  • 诗经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详见《周易解四书》)撰。是卷以《诗经》解四书,其合者,如“行不由径”,解为“遵大路兮”;“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解为“小子有造”;“南容三复白圭”,解为“慎尔言也”;“子生三

  • 妇人良方

    见《妇人大全良方》。

  • 永报堂集

    五种,三十三卷。清李斗(生卒年不详)撰。李斗字北有,扬州(今属江苏)人,博学工诗,兼通数学音律。该书所收五种有《永报堂诗集》八卷、《艾堂乐府》一卷、《扬州画舫录》十八卷、《奇酸记传奇》四卷、《岁星记传

  • 郭氏传家易说

    十一卷。郭雍(1091——1187)撰。郭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兼山先生郭忠孝之子。隐居陕州,乾道年间,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承传父学,于《易》有独到见解,为兼山学派的

  • 催官篇

    二卷。宋赖文俊(生卒年不详)撰。赖文俊,字太素,处州(今属浙江省)人,曾官于建阳,好相地之术,后弃职浪游,号布衣子,世称赖布衣,撰有《绍兴大地八钤》、《三十六钤》、《催官篇》等。《催官篇》一书,分《评

  • 名臣碑传琬琰集

    一百零七卷。南宋杜大珪编。杜大珪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光宗时乡贡进士,生卒年不详。本书成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是从诸家别集及实录、国史中辑录出二百二十一中大臣的传纪资料,上起太祖建隆、乾德,下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