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字伯雨,江宁(今南京)人。世居讲堂大街,后移红土桥。皆与玉带河为遗。河即古之运渎也。《运渎桥道小志》光绪原刻本。以水为经,以桥为纬。虽纵横仅十里,而里巷旧闻,先辈懿行,人情风
十卷。清代周宗濂撰。周宗濂字简庵,华亭(今属上海)人,官至潜山县教谕,著有《文献通考节贯》等书。此书是作者关于《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仪礼》等书的读书笔记。书后附有《曰
十八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陈宗起,字敬庭,号叔度,江苏丹徒人。宗起幼孤,好学深思,弱冠为诸生,道光科拔贡生,后三遇省试皆不举,遂绝意仕进,一以著书为务。宗起生平无他嗜好,除与宾客酬对,
一卷。梁代释明徽(?-522)撰。明徽,《续高僧传》列传称明彻,俗姓夏,吴郡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六岁丧父,出家住上虞王园寺,学无师。永明十年(492)竟陵王请僧祐去三吴讲律,途相识“从祐受学十诵,
四卷。又名《礼记大全合参》。曹士玮(生卒不详)撰。士玮字庭玉,浙江钱塘人,清代学者。此书徐旦等参订,刻本《总目》一页有曰“漱芳轩合纂《礼记体注》,苕溪范翔参订”。书首有徐旦《序》云,“近日《礼》经杂出
十四卷。宋王洋(约1139前后在世)撰。王洋,字元渤,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宣和六年(1124)进士。绍兴初,累官起居舍人、知制诰、直徽猷阁,历典三郡。韩淲涧泉日记称:“洋在信州城,居有荷
一卷。裴松之《晋纪》一卷。清汤球辑。刘谦之,南朝宋人,官太中大夫。著《晋纪》二十卷,今已佚。存汤球辑本一卷,入《广雅书局丛书》,另有《丛书集成初编》本。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
一卷。旧本题鬼谷子(生卒年不详)撰。见《鬼谷子》条。
二十卷。宋易祓撰。易祓字彦章,别号山斋,生卒年不详。潭州宁乡(今属湖南)人。据《南宋馆阁续录》载,淳熙十一年(1184年)上舍释褐出身。庆元六年(1200年)八月,除著作郎。九月,知江州。又周密《齐东
高爱山隐居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睛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看野火涵波,隔柳横孤舴艇。眠鸥未醒。甚占有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还重省。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林间即是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