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传灯

易传灯

四卷。宋徐总干撰。是书《宋志》及诸家书目俱不著录,朱氏《经义考》亦不载其名。此本采自《永乐大典》,后李氏刻入《函海》而佚其名。归安陆氏《藏书志》依序题曰徐总干。总干乃官名,而非人名,今姑仍之。徐氏子子东《序》谓其父尝师事东莱吕先生祖谦,说斋唐先生仲友。四库馆臣考《宋史》,徐侨尝受业于祖谦,著《读易记》、《尚书括旨》等书。东莱门人又有徐侃、徐绰,《序》无明文,不能定其为谁。《序》中又述其父撰作是书之缘由、大旨,略云:见诸师友璧间伏羲先天八卦图象,笃志学易,佩服师训,早夜究心。薄功名利禄而安恬退隐居易堂,精研先天之学,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系国家兴衰治乱之时用,宝庆间(1225-1227年)遂作《周易大义》,继作《衍义》,续作《传灯》,“究先哲之微言,期后学于同归”。又虑子孙众多,皆欲淑以斯文,故作是书。由此知其书名“传灯”,意欲传其易之家学也。然《四库提要》讥曰:“传灯本释氏之语,乃取之以名经解,殊为乖剌。”通观全书瑕瑜互见,如书中不信系辞,云系辞下传易之为分三章,皆汉儒易纬之文,讹为夫子之作,以诳后世,此说本之于欧阳永叔,大谬。又书中言易数参以五行家言,未免驳杂。然书中也不乏精义,足资采录。如八卦总论十六篇,参互以求,颇能得易之类例。解大壮、大有、夬、乾诸卦,《四库提要》赞其剖析微细。又谓易之取象,该三代制度。如比卦九五言“王用三驱”,与古礼“王田不合围,三面而驱”合。巽卦九二言“用史巫,纷若”,此与古有太史、男巫、女巫之制合,论“易”、“礼”之相通,言而有据,不徒凿空之论。此书版本据邵氏《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载有《函海》本、《经苑》本。又有清传抄《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也收有此书。

猜你喜欢

  • 炳烛编

    四卷。清李赓芸(1754-1827)撰。李赓芸字生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慕许慎之学,自署许斋。乾隆进士。知浙江孝、丰等县,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李赓芸淹贯经史,通六艺,精三礼,著有《稻香吟馆诗文

  • 醒世第二奇书

    见《石点头》。

  • 北泉集

    无卷数。明蓝田(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蓝田,字玉甫,号北泉,山东即墨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张璁等希旨议大礼,蓝田屡上抗论,受杖几死,又纠劾陈诜不法事,直声大

  • 支雅

    二卷,清刘灿撰。刘灿字星若,浙江镇海人。嘉庆优贡生。《支雅》谓之“支”者,盖所释乃《尔雅》之“支”也,故《支雅》为补充《尔雅》之作。是书仿《尔雅》体例,唯不用《尔雅》十九篇之目,另分《释词》、《释人》

  • 江变纪略

    二卷。明末徐世溥(1608-1658)撰。徐世溥,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诸生,长于文笔,山居遇盗焚掠而死,或云为仇家李明睿所加害。著有《榆墩集》、《榆溪集选》。《江变纪略》述永历初金声桓、王得仁南昌反

  • 白雪遗音

    四卷。清华广生(生卒年不详)编选。华广生,字春田,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约生活于乾隆嘉庆时期。《白雪遗音》乃广采民歌编辑而成,书中民歌皆按调排列,易于寻阅。书前有嘉庆九年(1804)华广生自序。卷一

  • 四书经学考

    ① 十卷、补遗一卷。续考六卷。明代徐邦佐撰正考,《续考》乃明陈鹏霄撰。邦佐字孟超,钱塘(今属杭州)人,鹏霄字天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均不详。正考成于崇祯元年(1628),杂抄旧籍,疏漏甚多;

  • 硕辅宝鉴要览

    四卷。明耿定向(1524-1596)撰。耿定向字在伦,号楚侗,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嘉靖进士,擢御史,巡按甘肃。为官清正。《明史》本传载其“举劾无所私”,弹劾严嵩党羽吏部尚书吴鹏及其婿会试行私。万历中

  • 读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经所说经文疏》条。注疏东晋竺难提译本。“以三咒治三障,十念数息以息心,六字总持以证道。”初以五重明义,从人法以为名,丰知寂照法身为体,感应为宗,救危拔苦为用,大乘

  • 春秋直解

    ① 十五卷。明郝敬(详见《周易正解》)撰。该书是作者研究《春秋》之作。作者认为,“欲读《春秋》,勿主诸《传》,先入一字。但平心观理,圣人之情恍然自见。”(《春秋直解》自序)主张废传从经,直接阐发《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