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公羊经传通义

春秋公羊经传通义

十一卷,序一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广森字众仲,一字撝约,号(xùn,同巽)轩,山东曲阜人,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乾隆辛卯(1771)进士,官翰林检讨。著述很多,有《大戴礼记补注》、《经学卮言》、《礼学卮言》、《诗声类》等等,后人合刊为《轩孔氏所著书》,《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又名《春秋公羊通义》)即其中之一种。孔广森少年时从戴震学,通《三礼》及《公羊春秋》。他认为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虽然精奥,但其中也有沿袭谬误和凭主观臆说的地方。于是综览诸家,兼采《左传》和《穀梁传》,撰成《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十一卷,序一卷。该书对《公羊春秋》的大义有所发明,对何休的说法有所驳正。如何休《春秋文谥例》解三科九旨说: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此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孔广森却以天道、王法、人情为三科,认为《春秋》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理人情。天道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王法一曰让,二曰贬,三曰绝;人情一曰尊,二曰亲,三曰贤;这就是三科九旨。事实上,“三科九旨”之说并不见于《公羊传》中,何休之说未必站得住脚,孔广森另立新说也未必说得通。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说该书“不明家法,治今文经学者不宗。”《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对研究公羊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嘉庆十七年(1812)孔广廉刊本,后又收入《轩孔氏所著书》。又有《皇清经解》本。

猜你喜欢

  • 性理字训

    一卷。旧本题宋程端蒙(生卒年不详)撰、程若庸(生卒年不详)补辑。端蒙字正思,德兴(今江西省德兴县)人,朱熹门人,淳熙七年(1180)乡贡,补太学生,后以对策不合去,不复应举。著有《毓蒙明训》。若庸字达

  • 西村诗集

    二卷。《补遗》一卷。明朱朴(约1515年前后在世)撰。朱朴,字元素,浙江海盐人。生卒年不详。朴不乐仕途,正德、嘉靖年间与文徵明、孙一元相唱酬。著有《西村诗集》二卷,《补遗》一卷。然太仓,历下之时,七子

  • 春秋集注

    四十卷。高闶(?-1153)撰。高闶字抑崇,鄞(今浙江宁波)人,宋代著名经学家。高闶八岁即通经史大义,宋高宗绍兴初赐进士第,累官至国子监司业。时兴太学,闶奏宜先经术,高宗然之。南宋初学制多为其所创建,

  • 代州志

    ①六卷。清吴重光纂修。吴重光,字萱山,江苏江都县人,出身举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代州知州。按代州旧隶太原府,自清雍正二年(1724),始改为直隶州,领五台、繁峙、崞县三县。其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四

  • 体用十章

    四卷。英国哈士烈(生卒年不详)撰。美国嘉约翰(详见《医理略述》)、沈阳孔庆高(生卒年不详)同译。嘉约翰先译《体质穷源》一书,但只论及人体,未论及人体之功用。故又译此书,既论人体,又论功用,分为十章,故

  • 道乡集

    四十卷。宋邹浩(1060-1111)撰。邹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为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时,为右正言,累上疏数章惇之不忠,于是

  • 十三科古方选注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

  • 四家诗钞

    二十八卷。清王企埥(生卒年不详)编。王企埥字苾远,雄县(今河北保定)人。康熙进士,官至江西巡抚。著有《四家诗钞》。此集选录清初郭棻、杨思圣、庞垲、纪炅等四家诗歌,分别为郭棻《学源堂集》六卷,杨思圣《旦

  • 仪礼管见

    三卷。清褚寅亮(1715-1790)撰。寅亮字搢升,号鹤侣,长洲(今江苏长洲)人,乾隆十六年(1751)赐举人,官至刑部员外郎。书首有王鸣盛序大抵称,治《仪礼》之人极少,盛传于世者只有敖继公之书。而敖

  • 武成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丁未,祀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