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栖云阁诗

栖云阁诗

十六卷。《拾遗》三卷。清高珩(1611-1696)撰。高珩,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清,授检讨,官至刑部侍郎。高珩聪颖多才,诗思敏捷,无论歌行体,还是近体诗,往往冲口而出,率意而成,诗作如海,不下万首。然而不甚珍惜,随手弃置,散佚无数。是集为赵执信编定。凡十六卷。《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高珩为人性格坦率,襟怀旷达,诗风平易明快,接近白居易。其近体诗多写景抒情之作,如《祭告南岳杂诗》之一,《都门清明送客》等,运用白描笔法,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生趣盎然,情味悠长的意境,读来韵味隽永。其古体诗有些富于现实意义的篇章,如《使君怨》,《后长恨歌》等,或揭露仗势勒索的巡盐使者,或讽刺朝庭君臣的荒淫误国,铺排绘声绘色,音调和谐流转,显示了学习元白长庆体的特点。今存乾隆四十二年(1777)刊本。

猜你喜欢

  • 畿辅水利辑览

    一卷。清吴邦庆撰。吴邦庆,字荠峰,霸州人。容貌修伟,气度端凝。少孤,事母尽孝。母督之过,常令长跪。年二十五以拔贡生官昌黎训导修学宫勤课士。乾隆六十年(1795)举于乡。嘉庆元年(1796)为进士。改庶

  • 骊山集

    十四卷。明赵统(约1550前后在世)撰。赵统生平详见《杜律意注》条。是集为杨光训编订。集中自称:“嘉靖丁未(1547年)误仇陷狱,近三十年,多为诗。万历癸酉(1573年)恤归,仍岁为一集。”故是集中赋

  • 五色石

    八卷。题“笔炼阁编述”,自序后署“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认为“笔炼阁主人”当是徐述夔的别署,因清代《禁书总目》徐述夔悖妄书籍目内有《五色石传奇》。徐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东台

  • 易纬略义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惠言详见前提要。此书为评说《易八纬》之作。《易八纬》分别为“乾坤凿度”、“周易乾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易纬通卦验”、“易纬乾元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坤

  • 周易感义

    无卷数。此书为未刻稿本,其中多朱墨涂乙。关于撰人姓名,墨笔题为“东海衲民岳岚墨山氏述”,盖撰人自书。朱笔题为“江西兵宪岳虞峦衡山氏述”,这是其同里鲁钊所书。据《太学题名碑》记载,岳虞峦,南直隶武进(今

  • 四益易说

    一卷。清末民初廖平撰。意在阐明三易之源流。三易即指文王、周公作经,孔子作传。其主要内容有:,论三易之说出于周礼。认为东汉易学家只提到文王作易,至马、陆才添入周公。又据《礼运》考证孔子之易则承续于商代。

  • 雅雨堂丛书

    十三种,一百三十八卷。清卢见曾编辑。卢见曾字抱经,号雅雨,山东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曾官两淮盐运使。其为人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幕下,极一时之盛。曾刊刻《金石三例》,著

  • 东祀录

    一卷。明李东阳(1447-1516)撰。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人。诗人。天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入阁参机务。宦官刘瑾专权时,周旋其间,为气节之士所不满,而实潜移默守,保全

  • 古微书

    三十六卷。明孙珏编。珏字子双,生卒年月及事迹均不详。中国古代阴阳数术及谶纬迷信之学流传颇广,自隋禁图谶以后,其书大多不传。宋代只有易纬数种,至明代,所能得见者更是寥寥无几。珏曾杂采旧文分为四部,统称“

  • 郁郁

    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华胥梦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秋意渐随林影薄,晓寒都逐雁声来。并州近日风尘恶,怅望乡书早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