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熹平石经遗字

汉熹平石经遗字

一卷。清万中立辑。中立字梅崖。家藏金石拓本极多。此书就是以其家藏之宋拓汉熹平石经残字二种,附以翁方纲模刻之本影印而成的。中立於光绪二十三年(1897)得黄易小蓬莱阁所藏汉熹平石经遗字拓本,后一年又得孙承泽所藏汉石经残字拓本。两相比较,只有《尚书·盘庚》篇一石后者比前者多出“凶德绥绩”四字。这两个拓本按诸家跋语所说,孙承泽、孙星衍主张熹平原石拓本,何焯、翁方纲则认为黄易所藏的是洪适翻刻之本,而孙承泽所藏的为越州石邦哲摹本。二种意见都强有力。今以此书与新出熹平石经残字相比较,可知何、翁二人之说是不可动摇的。清代得熹平石经旧拓本者以金匮的钱泳为最多,曾摹刻于会稽府学。而顾炎武所见的尚有邹平张氏一本。其他如江都的马秋玉,丹徒的蔡松原也各有所藏。现在都不知流落何处。因而可以用来取证洪氏《隶释》的,只有此书和南昌县学、会稽郡学摹刻本了。有光绪二十七年(1902)石印本。

猜你喜欢

  • 长水日钞

    一卷。明陆树声(详见《汲古丛语》条)撰。此书为陆树声罢归家居以后之作也。书首有自序。序中称“自请谢归,年衰病积,追忆见闻,偶与心会,辄一操翰,汗漫成帖”,将平生所见所闻,随笔札记,成书一卷,近万余言。

  • 大学说

    清惠士奇(1671-1741)撰。士奇字天牧、仲孺,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著有《礼说》、《易说》、《春秋说》等。是书为周锡瓒所藏,向无刊本。彭纯甫刊附士奇所著《礼说》之后,

  • 群经质

    二卷。清陈仅撰。仅字余山,浙江鄞县人。此书虽没有大发明,但错误也比较少。例如,《屯》曰:“利建侯。”《豫》曰:“利建侯”。此书认为,创业守文皆以建侯为利,后世废封建而设郡县,必无长治久安之策。这只是囿

  • 词评

    一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累官至刑部尚书。著作甚丰,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

  • 字学指南

    十卷。明朱光家(生卒年不详)撰。光家字谦甫,上海人。是书成于万历辛丑(1601年)。首二卷包括:(1)辨体辨音,(2)同音异义,(3)古今变体,(4)同音互体,(5)骈奇解义,(6)同体异义,(7)正

  • 时用集

    无卷数。清陈訏(1649-1732以后)撰。陈訏,字言扬,浙江海宁人。从师黄宗羲。与查慎行同里,相友善。故文格、诗格也受其影响,但其作品终亚于二人。康熙年间由贡生官淳安教渝。陈訏工诗文,《时用集》有正

  • 直指算法统宗

    见《算法统宗》。

  • 江安县志

    ①四卷,清雷伊纂修。雷伊,松江人,贡生。《江安县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修,稿本。共四卷,分为:卷一,图考、星野、沿革、疆域、形胜、城池、山川、古迹、公署、学校。卷二,祀典、祠庙、职官、选举、人物

  • 四魂集

    四卷。《外集》四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事迹,见《琴志楼词》。《四魂集》包括《魂北集》、《魂东集》、《魂南集》、《归魂集》各一卷。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和二十一年(1895)著者

  • 医津筏

    一卷。清江之兰(生卒年不详)撰。江之兰字含微,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此书共四十篇。每篇均以《内经》之言为主,引证经文数言,而后分条疏论。有通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