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浮溪集

浮溪集

三十六卷。宋汪藻(1079-1154)撰。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崇宁二年(1103)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历迁著作佐郎。钦宗时,召为屯田员外郎。高宗即位,召试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诏令多出其手。绍兴中,知湖州,上所修《日历》六百六十五卷。升显谟阁大学士,知徽、宣二州。后以事夺职,居永州。汪藻学问渊博,为南渡后词臣之冠冕。据载:“其所作以俪语为最工,其代言之文皆明白通达,曲当情事。诏令所披,无不凄愤激发,天下传诵,以比陆贽。其他文亦多深沉雅健,追配古人。其诗则得于徐俯,俯得其舅黄庭坚,尤具渊源。”所著《浮溪集》三十六卷乃清四库撰官据《永乐大典》采掇编次,以类分排而成。至于《永乐大典》失载的篇章,也以文粹参校补正、考辨异同,一并补之,共为三十六卷。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濂亭文集

    八卷。清张裕钊(1823-1894)撰。查燕绪编。张裕钊字濂卿,一字廉卿。湖北武昌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历主江宁、湖北、直隶、陕西各书院。善作散文,工古文,书法亦佳,讲学于武

  • 赤庐札记

    一卷。清代丁泰(生卒年不详)撰。丁泰字履叔,平湖(今浙江省北部)人。此书主要内容为杂论与考证经义,自《周易》到《孟子》仅有二十节,但说经部分不盲从于旧注,较为实事求是。书中还引了许多清代儒家学者的驳论

  • 金华县志

    ①十卷。明胡颂纂修。胡颂,金华县人。《金华县志》万历二十六年(1598)刻本。此志分舆地、官政、人物、杂志四大类,惟以艺文析出,别立一类,为内外篇。又添立要害一目,均为卓识。纂修者姓氏一页,应改订于义

  • 切音捷诀

    一卷,附《幼学切音便谈》一卷。清郦珩撰。珩字伯行,浙江诸暨人。是编专论切音,图说结合,取便于初学,故曰“捷诀”。首论反切法、定反切法、论切字法,次列“切字指掌图”,次即“四声图”。首论云反切法初起,古

  • 四礼从宜

    四卷。清苏惇元撰。苏惇元生卒年及生平未详,安徽桐城县人。“四礼”指冠、婚、丧、祭,“从宜”即顺从今俗、因时制宜。作者做法是:乡俗不违古礼的地方就采用,乡俗违背古礼处就予以辨正,且所定仪节力求简单易行,

  • 毛诗马王微

    四卷。清臧庸(详见《诗经小学录》)撰。是书名曰马王微者,马谓马融,王谓王肃也。其实马说仅见释文者七,事见《正义》,王肃引者一事,其余皆王肃说。间附孙毓《毛诗评》,故孙冯翼以为其家著述,亟受之梓耳。庸承

  • 严文靖公集

    十二卷。明严讷(1511-1584)撰。严讷生平详见《春秋华国》(辞目)。此集共十二卷。据《明史·严讷传》称“讷入直西苑,所撰青词皆称旨,然文格未能拔俗。”此集所作多为应酬之作,格调不高。末附诗四十六

  • 卫藏揽要

    六卷,民国邵钦权纂。邵钦权,字季衡,浙江东阳人,毕业于北京筹边高等学校,专攻藏事。《卫藏揽要》稿本,全书六卷,卷首有于长葆序。分为:稽古、山川、风俗、宗教、政治、兵制。每门之下,附有诸小目。此书小目较

  • 历代吟谱

    五卷。宋蔡传(1066-卒年不详)撰。蔡传字永翁,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此集上始于汉,下迄于唐,取历代诗人,分别简述其事迹,并常附以佳句。如书中记:“谢灵运文章之类与顾延之为江左第一,每有一篇

  • 证治大还

    四十卷。清陈治(生卒年不详)撰。陈治字三农,云间(上海松江县)人。陈氏出身于世医之家,幼承家学。著述颇多,著有《外台秘典》、《脉药骊珠》、《黄溪医约解》、《幼幼近编》、《医学近编》等书。此书为丛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