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滁州志

滁州志

①三十卷。清余国修,潘运皞纂。余国,字云樵,湖广武昌府大冶县(今湖北黄石市)人,拔贡,清康熙八年来知滁州事。潘运皞,字熙仲,号西沆,邑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中书科中书舍人,充顺天乡试同考官,著有《颇遁斋易说》、《西沆杂纪》、《西沆纪游》等。滁州旧志始创修于明永乐四年,再修于弘治六年,三修于嘉靖十五年,四修于万历四十二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冬,滁州知州余国奉令延邑人潘运皞等,开局纂辑,迄十二年夏,全志告竣。此志体例较为严整完备,其文搜辑考证,均尚称详。因仿河南、陕西通志例,未志武备,然于卷七城池一门,设有兵御一目,将由宋迄清代的兵制、兵事,搜辑列入,颇为有当。于物产一门,分谷、蔬、果、花、木、竹、叶、草、禽、兽、鱼、介、虫、货之属,记载极详。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抄本、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王赐魁等增刻本(注:增刻本增续志二卷)。②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熊祖诒纂修。熊祖诒,字鞠孙,江苏青浦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来任滁州知州。先是,州志创自宋淳熙中法曹恭维著《永阳郡志》,其后则有曾校《永阳图志》,迄于明永乐四年,重修于州守陈琏,弘治六年,再修于州守曾显,嘉靖十五年,三修于州守林元伦,万历四十二年,四修于州守戴瑞卿,惜其志皆散佚不存。逮至清代,康熙十二年,州守余国复纂辑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则有州守王赐魁续志。熊祖诒来守是州,据余国、王赐魁所纂二志,删繁辑失,纂辑成书。始事于光绪二十二年春,凡八阅月而志成。此志类目设置参杂不伦,体例尚不完备,其征引诸书,皆不标其出典,然人物一门,别致谨严,艺文一门,仅载篇目,而以诗文分附各门,俾归简洁,则为此志之所长。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活字本、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民国三十一年(1942)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匡谬正俗

    八卷。唐颜师古撰。颜师古(581-645)名籀,字师古,一作思古,以字行;一说字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县)。颜之推孙。隋仁寿中荐授安养尉,不久弃归长安,以教授为业。高

  • 太湖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易峰修,徐日明纂。吴易峰,字怡亭,江西高安人,清雍正元年(1723)举人,官文林郎,乾隆十七年(1752)知太湖县事。太湖旧志,创于明成化年间,至万历之末,凡四经修,其后数

  • 学春秋随笔

    十卷。清万斯大(详见《仪礼商》)撰。斯大熟精“三礼”、《春秋》,曾纂集诸家治《春秋》之说,得二四二卷,康熙十二年(1673)毁于火;此后重行搜辑,倾其心力,一志著述,可惜未毕功即辞世,其书亦不传。《学

  • 黄侍郎年谱

    三卷。清顾镇(1720-1792)辑。顾镇字佩九,号虞东,江苏常熟人,乾隆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著有《虞东文集》、《诗集》等,为谱主门人。谱主黄叔琳(1672-1756),字昆圃,顺天大兴(今属北京)

  • 读诗偶记

    二卷。清汪德钺撰。德钺字崇义,一字锐斋,又字三药。安徽怀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进士,官礼部员外郎。有《读经札记》、《读易偶记》、《周易义撰》、《周易杂卦反对互图》、《七经余记》、《女苑》等书。《读诗

  • ■经笔记

    一卷。清陈倬(生卒年不详)撰。陈倬,清经学家,字培之,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市)人。倬受业于长洲陈奂。生平著述,以经义居多。曾经遭到盗寇的抢劫,所著述的文章尽付之于火烬。这部书稿也只残留下十分之一,后曾

  • 泾县方言考证

    近人胡韫玉撰。对所辑安徽泾县一带方言词,大多依《说文》等字书辨正字形词义,依韵书注明音读,并据群籍探究本源,颇丰富而有条理。初载于《国学汇编》第二、六、十一册,后汇辑成书,有国学研究社排印本。

  • 别本彭惠安公文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彭韶(1430-1495)撰。彭韶,字凤仪,莆田(今属福建)人。天顺元年(1466)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累官至刑部尚书。著有《政训》。韶所著诗文曾编成《从吾滞稿》,后改名

  • 三经四书释义

    八卷。李滉(1501-1570)撰。李混初名端鸿,字景浩、季浩,号退溪、陶翁、退陶。朝鲜安东府礼安县温溪人。朝鲜李朝唯心主义哲学家,朝鲜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历任礼曹判书、艺文馆检阅、公州判官、丹阳郡

  • 剑阁县续志

    十卷,民国王昌蔚修,张政纂。王昌蔚,曾任剑阁县长。张政,字梓忠,江油人,举人。为李榕先生再传弟子,民国初尝摄州篆。民国十六年(1927)重开旧局,县府聘其主其事,因成兹编。《续修剑阁县志》民国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