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画继

画继

十卷。宋邓椿(生卒年不详)撰。邓椿,字公寿,四川双流(今属四川)人。邓椿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祖曾官中知枢密院事,家藏书画宏富。邓椿耳目濡染而精于赏鉴,编缀是书。因唐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起自轩辕止于唐会昌元年(841),宋郭若虚之《图画见闻志》起自唐会昌元年终于宋熙宁七年(约841-1075),而《画继》上起宋熙宁七年(1075),下止乾道三年(1168),续张、郭二家之书,故得名。是书前系原序,阐释成书之因;次之卷一至卷五以圣艺、侯王贵戚、轩冕材贤、岩穴上士、搢绅韦布,道人衲子、世胄妇女及宦者分画人之类别,画人之名下系以叙述,评价其绘画风格及绘画成就。卷六和卷七分画为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蔬果药草、屋木舟车、小景杂画等类别,且分论诸类画家之工巧。卷八以“铭心绝品”记录“所见人家奇迹爱而不能忘者”一百四十余幅,此卷属书中之特笔,无年代或类别次序。卷九为“杂说”之“论远”目,卷十为“杂说”之“论近”目。“论远”多为品画之词,时有灼见;“论近”则为杂事之载,中外皆存。《画继》收录北宋熙宁七年至南宋乾道三年计九十余年间凡一百一十九位画家。邓椿以当代之人记当代之艺,所收录者未免稍宽,而缺乏精细选汰,故书中所记画迹多不见传于世,甚至有的姓名已不被后世所知。然而,其所录之名画、画论及画坛轶事,尤其是对当时宋代私画院的叙录,颇具史料价值;并且编撰体例纲罗赅备,其持论以高雅为宗,不尚徽宗等人的论画法度,持论颇为平允,不失为我国艺术史上重要的绘画著作。是书有明翻宋本、明刊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画苑》本、清钞本、《四库全书》本,1985年中华书局影印。

猜你喜欢

  • 迩言

    十二卷。南宋刘炎(生卒年不详)撰。刘炎字子宣,括苍(今浙江丽水)人,精于理学。此书共十二章,分别为《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道》、《君臣》、《治道》、《今昔》、《经籍》、《

  • 西田语略

    二十三卷,《续集》二十九卷。明樊深(生卒年不详)撰。樊深字希渊,号西田,大同(今属山西)人。嘉靖进士。由苏州府推官选户科给事中,累官通政使。因上疏呈御寇七事,诋仇鸾养寇要功,被斥为民。穆宗初复官,迁刑

  • 簪花阁集

    一卷。清翁端恩撰。翁端恩,生卒年不详,字璇华,号纫卿,江苏常熟人,体仁阁大学生翁心存之次女,协办大学士翁同和之妹,编修、国子监司业归安钱振伦之继妻。清代诗人。此书包括作者平生所作古今体诗若干首,词若干

  • 周易本义述蕴

    四卷。清朝姜兆锡撰。姜兆锡字上均,丹阳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乾隆初年被推荐充任三礼馆纂修官。该书取名“述蕴”是因为取《通书》“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之义。其大旨则严格遵守朱子

  • 御批通鉴辑览

    一百十六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三卷。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奉敕修。又称《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或《通鉴辑览》。明正德年间李东阳撰《通鉴纂要》九十二卷,清高宗时常翻阅。因其褒贬失宜,记载芜漏,不足以备览,

  • 竹书纪年

    二卷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亦称《汲冢纪年》。案《晋书·束晳传》,晋太康二年(281),汲县人发魏襄王墓,得古书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今世所行题沈约注,亦与隋志相符。顾

  • 毛诗通考

    三十卷。清林伯桐撰。伯桐字桐君,一字月亭,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六年(1801)举人,拣选知县,改就教职,选授德庆州学正。该书虽名《毛诗通考》,实则考郑笺异义。传笺不同,大抵申毛义,

  • 史义拾遗

    二卷,元杨维桢(1296-1370)撰。维桢字廉夫,浙江绍兴人,《明史》载他“少时,日记书数千言”,其父杨宏在铁崖山筑楼,藏书数万卷,维桢在楼上读书五年,故自号铁崖。元泰定年间考取进士,署天台尹,但因

  • 白沙诗教解

    十卷。附《诗教外传》五卷。明陈献章(详见《白沙集》)撰,明湛若水(详见《二礼经传测》)注。《白沙诗教解》共一百六十六篇,皆阐发性理之作。《外传》则皆陈献章语录之类,与其诗相互参阅之作。而湛若水据此以类

  • 深宁年谱

    一卷。清张大昌(生卒年不详)撰。该书记南宋大儒王应麟事实。就钱大昕与陈仅各撰《王深宁年谱》分别取舍,又复广为搜集考证而成,增益颇多。谱后记所著书目,并著其存佚。复录陈著、袁楠、郑觉民、全祖望等诗文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