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画鉴

画鉴

一卷。又称《古今画鉴》。元汤垕(生卒年不详)撰。汤垕,字君载,自号东楚采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寓居镇江(今属江苏)。该书卷末有《画鉴题词》,称“采真子妙于考古。在京师时与今鉴画博士柯君敬仲论画,遂著此书。用意精到,悉有依据”。是编分述吴画、晋画、六朝画、唐画(五代附)、宋画(金、元附后)、外国画、杂论。重点评论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大部分篇幅论唐代之作,将金、元画家附于宋后,外国画仅及高昌、高丽两则,后附《杂论》略述鉴赏收藏问题。书从陆探微始到六朝,甚为不妥,前之吴、晋亦本在六朝之列。《画鉴》讨论各家画迹,列举笔墨特点,辨别真伪。言简意赅,有独到见解,主张造形贵在神似,方法要求“遗貌取神”,观画亦从气韵、笔意审之,不可以形似求之。是书所辨论者皆在笔墨气韵间,不似董逌诸家以考证见长。《画鉴》是我国绘画史上一部重要的绘画论著。有《唐宋丛书》本,《学海类编》本,李玙刊《群芳清玩》本,《说郛》本,《湖北先正遗书》本,《书经补遗》五卷(元吕宗杰辑),涵芬楼《秘笈》本,《古今集论字学新书》七卷(元武夷刘惟志编辑),旧钞本,《程氏丛刻》本,《楚州丛书》本,《国学珍本文库》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美术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法言集注

    十卷。宋司马光(公元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人,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神宗时,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熙宁间王安石推行新法,他竭力反对,出外。退居洛阳

  • 国朝山右诗存

    二十四卷。《附集》八卷。清李锡麟撰。李锡麟字铁船,又字石臣,山西泽州(今晋城)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山右者,山西省之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右(西)得名。山右诗自赵懿侯《晋风选》、范彪《西晋诗选》、秦紫峰

  • 邃古记

    八卷。明朱谋撰。谋事迹详见《周易通》。是书所记,始于盘古,迄于有虞,提纲纪事,而杂引诸书以为目,叙述简略,多荒诞之说,不足作为信史,谋一生著述颇丰,多至一百余种,但今不尽传。

  • 汉碑征经补

    一卷。清王仁俊辑。王仁俊生平事迹不详。该书题为《汉碑征经补》,而不言所补何人,亦无序例。所补内容,计有补《周易》二十一条,补《尚书》七十五条,补《礼记》四条,补《周礼》一条,补《左传》十条,补《公羊传

  • 环游地球新录

    四卷。清李圭撰。李圭,江苏江宁县人,历任浙海关委员。光绪二年(1876)得东海关税务司德琼琳推荐,赴美国费城窦奇公会。该记首列李鸿章序,言自上海东行,经日本越大东洋,抵美国三藩市,又陆行万余里,至费里

  • 教养全书

    四十一卷。清应撝谦(生卒年不详)撰。应撝谦著有《周易集解》。本书分选举、学校、治官、田赋、水利、国计、漕运、治河、师役、盐法,凡十考。其体例略同于《文献通考》,节引史文、间参前人的评论。作者于文中亦作

  • 同文备考

    八卷。附《声韵会通辑要粗释》二卷。明王应电(生卒年不详)撰。应电字绍明,昆山(今属江苏)人。受业魏校,著有《周礼传》、《书法指要》、《六书音切》与此书等。此书之作,王氏自序云:“《洪武正韵》间以小篆正

  • 嵩阳石刻集记

    二卷。清叶封撰。叶封(1623-1687),字井叔,黄州(今属湖北省)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工部虞衡司主事。本书乃康熙十二年(1673)官登封知县时所编撰。登封(今属河南省)在嵩山之南。

  • 左绣

    三十卷。清冯李骅、陆浩撰。李骅字天闲,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陆浩字大瀛,宁波定海(今属浙江)人。此书似可看作两大部分组成。前半有《读左卮言》、《十二公时事图说》、《春秋三变说》、《列国盛衰说》、《周十

  • 春秋左传注解辨误

    见《左传注解辨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