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秋水阁文抄

秋水阁文抄

一卷。清陈维岳(约1669年前后在世)撰。陈维岳字纬云。江苏宜兴人,生卒年均不详。检讨陈维崧之弟,与仲兄陈维嵋皆有文名,得徐乾学、朱彝尊的推重。晚年自定古文百篇,即《秋水阁文抄》一卷,其季弟欲附刻于维崧《迦陵集》之后而未成。遂多散佚,此为传写残本,仅存赋十篇,杂文十五篇,卷首有同里蒋景祁所作的序言,把陈维岳的作品和其兄长陈维崧的作品相比,称骈文略得维崧的法式,而魄力、根底则远逊其兄。杂文中如《十三经考特科举策》,无特殊阐发;《漆园生传》是韩愈《毛颖传》的窠臼;《仲兄丰雪传》也有失讳亲之义。蒋景祁的序文是为全集所作,因此当别有佳作,可惜散失不可得观。有清康熙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学规类编

    二十七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成于康熙末年,作者在福建设正谊学堂,倡导理学,并建书院,此书便是作者为书院诸生订立的学规,以程朱理学为宗。全书首载有清太祖训饬士子文,其次辑录了宋、元、明程

  • 草书集韵

    五卷。不著编者姓名。书中取汉章帝以下至元人章法,按韵编排,每字之下,各著书写之人。此书用韵是依《洪武正韵》,可推测作者为明代人。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

    四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写于贞观九年(635),共二卷。贞观二十二年(648)增修成四卷。世称“云业疏”。该疏主要内容是:以四门释玄义,即教兴本意

  • 大政记

    三十六卷 明朱国桢撰。朱国桢字文宁,乌程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以编年体裁记载洪武元年(1368)至隆庆六年(1572)史事,繁简多有未当,殊乏史裁。

  • 历代赋汇

    一百八十四卷。清陈元龙(1652-1736)等奉敕编纂。陈元龙字广陵,浙江海宁人。康熙进士,累迁至侍读学士、吏部侍郎以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工书法。著有《爱日堂文集》。此集为历代赋总集。赋作为一种

  • 定远县志

    十二卷,清杨慧修,孔传庆、朱昆玉纂。杨慧,字定生,江苏金匮人,荫生,清道光初年来知定远县事。定远县志,始于明弘治十一年,嘉靖十四年知县高鹤重修之,然记载简略,《四库总目》尝举其体例冗杂,非成志体。自有

  • 七经诗

    一卷。傅咸(239-294)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傅咸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著名文学家傅玄之子,西晋文学家。曾历任太子洗马、尚书右丞、御史中丞等职。晋武帝时,任尚书左丞等官

  • 史籀篇疏证

    一卷,叙录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参见《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史籀篇》是见于著录的中国最早一部字书。《汉书·艺文志》小学类首载《史籀》十五篇,自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又云:“《籀篇》者,周时

  • 十七史商榷

    一百卷。清王鸣盛撰。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礼堂、西庄,号西沚。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甲戌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擢侍读学士,充福建乡试正考官,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左迁光禄寺

  •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