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竹山县志

竹山县志

①三十卷,清贾待聘纂修。贾待聘,山西夏县人,进士,官竹山知县。县有志,皆亡轶无存。康熙十八年(1679)贾待聘任竹山知县,亟为创修,历三年,成书。《竹山县志》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明代兵燹,庐舍为墟,古籍荡然。至清初,各县奉檄修志,大都以天启旧册据为底本,略加增易。此志虽仅数十页,但区分门类,大体完备。不得以简略议之。② 二十七卷,清常丹葵修,邓光仁、王瑞等纂。常丹葵,字梅村,直隶交黎(今属河北昌黎)人,前县令常青岳之子。官竹山知县。邓光仁,字静堂,湖北兴国州人,拔贡,官竹山教谕。王瑞,湖北谷城人,岁贡,官竹山训导。康熙二十一年(1682)县令贾待聘修竹山县志稿,屡经兵燹俱无存本。常丹葵莅任,延邓光仁修辑县志,于乾隆五十年(1785)书成。《竹山县志》乾隆五十年刻本。此志有纲无目,城池类附堰坡,仙释类附寺观,别类分门,一遵府志,凡一县星野、舆图、赋役、兵政诸事,先贤遗迹,忠孝节义,无不依类备登。此编远绍旁搜,证今稽古。足备輶轩之采,补先人未竟之志。③ 十卷,清范继昌修,张士旦纂。范继昌,字瑞五,号汧谷,浙江上虞人,官竹山知县。县志自乾隆五十年(1785)县令常丹葵修后,历二十年,山川犹是,风气未更,而官师屡易,政教屡新,嘉庆间曾经兵燹,捐躯殉节者不可胜计。出于前志外者,急待补辑。范继昌莅任,凡有见闻,悉为笔记,编葺成书,于嘉庆十年(1805)竣工。《竹山县志》嘉庆十年刻本。共十卷,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职官、人物、选举、兵防、祥异、丛记,十门,五十六子目。此志学校附建置志,田赋蠲政类载:嘉庆元年(1796)普免天下地丁钱粮一次,后因白莲教起义,竹山豁免地丁正耗及杂课等款。自二年(1797)起,四年(1。799)止,详考备登,余则沿录前志。人物志中,所载忠烈类人数最多,其姓名可考者达千余人,采访所得,俱备登之。嘉庆初,知府王正常所辑府志,简核典赡,范继昌慕之,故此编仿其体例,变更前志,重加厘订,纲目悉仍府志,略为增损。④ 二十九卷,清周士祯修,黄子遂等纂。周士祯,字廉臣,陕西三原人,监生,官竹山知县。黄子遂,字吉田,本县人,拔贡。县志自嘉庆十年(1805)县令范继昌修后,历四十余年,周士祯知县事,延黄子遂等补辑,以乾隆时常志及范志为底本,重加厘订,于同治四年(1865)书成。《竹山县志》同治四年刻本。此志有目无纲,分门别类与前志略同,编次前后各以意贯。所记同治以前事,取常、范二志,参互考订依类编入。前志所载地名,间有错误,采访确实为之改正。范志著有军功、忠烈二门,卷帙繁重,但有表扬节烈之意,备录未删削。竹山节孝颇多,未曾旌表,咸丰同治间由县核实请旌,其有未及详者仍遵前志体式,附以待旌。山川、疆域据常、范二志,山以乡接,水以支分,一县山川,展卷知其略。咸丰九年(1859)县令陈汝藩曾修县志,同治元年(1862)毁于兵燹,此志继续修之,故目录仍旧,事则因时增益。

猜你喜欢

  • 明艺文志

    五卷。清尤侗撰。尤侗(1618-1704),字同人,更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艮斋,又号西堂老人,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少时博闻强记,顺治间拔贡,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奉敕分修

  • 道德经悬解

    二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先人诸家为《道德经》作注,或以养生家言,或以儒、道家言,或以杂家言释解经文。黄元御作《道德经悬解》,多以养生家言训释《老子》。但其书使原文章次多有变更,字句亦多有

  • 春秋经传辨疑

    一卷。童品(生卒不详)撰。童品字廷式,号慎斋,兰溪(今属浙江)人,明代经学家,弘治进士,官至兵部主事,以老致仕,因读书而失明,家居十九年而卒。此书是童氏为儒学生时所作,论《左传》所记事迹共九十三条,于

  • 南疆逸史

    五十六卷。清温睿临撰。温睿临,字邻冀,一字令贻,号哂园,浙江乌程(今吴兴)辑里人,康熙己酉科(1705)举人。他博赅群书,谙熟历史,与万斯同(季野)交谊甚厚,在清廷开明史局时,温氏也正在北京,而万斯同

  • 省愆集

    二卷。明黄淮(1367-1449)撰。黄淮,字宗豫,浙江永嘉人。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除中书舍人。建文入文渊阁,升翰林院编修。累进右春坊大学士,辅皇太子监国。永乐十二年(1414),为汉王高煦所

  • 诗考

    一卷。《诗地理考》六卷。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路治在今浙江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淳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学问广博,在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

  • 六书赋音义

    三卷。明张士佩(生卒年不详)撰。士佩字澽滨,韩城(今属陕西)人。嘉靖丙辰(1556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此书取《洪武正韵》所收诸字,按偏旁分为八十五部,每部皆访梁周兴嗣《千字文》作四言韵语连贯之

  • 木犀轩丛书

    三十三种,一百五十二卷。清李明墀编。李明墀,德化(今江西九江)人。生卒年不详。《木犀轩丛书》是由李明墀编定,其子李盛铎续校刊印成书。李明墀自序说“宁少耽典籍,家富储藏,点勘摩娑,无间晨夕,咸丰壬癸之交

  • 可知编

    八卷。旧本题明杨慎(详见《谢华启秀》)撰。本书也是隶事之书。但是《升庵书目》并未载此书。本书分天、地、人三部。又分子目三十八。援引踳驳,也许为坊贾之依托。

  • 刘炫规杜持平

    六卷。清邵瑛撰。瑛字桐南,号姚圃,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乾隆甲辰(1784)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改内阁中书。辑有刘炫《春秋规过》六卷。晋代学者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与服虔注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