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
一卷。本书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题名录,共330人。卷首载前一年(绍兴十七年)御笔手诏,次载策问及执事官名,又次载进士榜名,再次载诸进士字号、乡贯、亲属等。宋代同年小录多不传,惟宝祐四年(1256)榜以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三人而为世所重。是榜以朱熹名在五甲第九十,理学家亦递相传录。明弘治中王鉴之重刊此录于紫阳书院,改名为《朱子同年录》。《四库全书》以其有违法度,仍以原名著录。有《四库全书》本、《宋元科举三录》本等。
一卷。本书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题名录,共330人。卷首载前一年(绍兴十七年)御笔手诏,次载策问及执事官名,又次载进士榜名,再次载诸进士字号、乡贯、亲属等。宋代同年小录多不传,惟宝祐四年(1256)榜以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三人而为世所重。是榜以朱熹名在五甲第九十,理学家亦递相传录。明弘治中王鉴之重刊此录于紫阳书院,改名为《朱子同年录》。《四库全书》以其有违法度,仍以原名著录。有《四库全书》本、《宋元科举三录》本等。
见《贞观公私画史》。
一卷。明蔡羽(生卒生不详)撰。蔡羽,字九逵,自号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吴县(今属江西省)人。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好古文辞,自负甚高。著有《太薮外史》、《林屋集》、《南馆集》等。此书前有蔡羽嘉靖十
二卷。明陈霆(详见《唐余纪传》条)撰。此书是陈霆自山西提学佥事归田后所作。此书共二卷,杂引经传,以己意论断。其词意儇薄,如谓盗发魏王之冢而竹书出,盗发楚王之冢而《考工记》出,二盗于发冢则有罪,于诏世则
五卷。清惠栋(生平事迹见《周易述》条)撰。朱子作《周易本义》,依吕祖谦所定之古本。至明代作《周易大全》时,却取朱子卷次割裂附于程传,坊间受此影响,遂以程传为朱义之次第。惠氏故著此书以更正之。并采吕祖谦
二卷。清张惠言(详见《周易虞氏义》)撰。上卷自《士冠礼》筮日主人朝服一节,至《大射仪》,祝史小臣师亦就其位而荐之一节。附:此经诸官始入不言位,而其后可见,及注明言之者。下卷自习夫人之聘享一节,至《有司
①十卷。明陈魁士纂修。陈魁士,明章州人,举人,万历初年来任舒城县知县。自明以来,舒城县志虽五经纂辑,惜皆简略殊甚,故陈魁士来任知,即创议重修,延教谕刘大烈等主其事,于万历八年重修志成。纪事止于万历七年
不分卷。清周家齐编。周家齐详见光绪《高唐州志》。周家齐掌高唐州后,奉学部令,命撰乡土志,以供州历史、地理教材之参考。家齐乃将原所搜辑修志资料,择其重要而按学部所颁门类,纂成乡土志。《高唐州乡土志》光绪
二卷。清赵良(详见《读易经》)撰。良著有《肖岩经说》,该书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作者晚年之作。《读春秋》分上下二卷,大抵就他本人平时读经所得,随笔载记,故书中不载经文,也不尽释《春秋》全经,有所见就分别条
五十卷。宋袁说友(1140-1204)编。说友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福建建瓯)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官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后罢相,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著有《东塘集》。《成都文类》原题
六十卷,清魏襄修,陆继辂纂。魏襄,大兴籍,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进士,曾任永宁知县,嘉庆十七年(1812)任洛阳县任知县。陆继辂(约1775-1845),字祁生,阳湖(今武进县)人,嘉庆五年(18